今天败入音特美ER6i

实在是不觉得SONY EX90有啥好的,低音着实澎湃可惜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中高频率非常的薄。也许我笔记本的Realtek本身就是烂货,素质根本无法跟用PHILIPS DSP的我的老iRiver 790相比,中高频率输出根本就是陡直的坠落,低频乱作一团。接上ER6i,低素质的MP3和WMA就不会再入俺的耳朵了,因为那种断断续续的感觉我觉得是插值造成。

我听音乐的范围比较杂,从摇滚金属古典新古典舞曲都听,我的口号是,“我只听那个风格中最顶级的作品”。拿出Stoa的《Urthona》,Ophelia's Dream的《Not A Second Time》,Robert Miles的《Children》,以及Lacrimosa的《Stille》、《Einsamkeit》,刚听音几个小时,有些小有成效了,低频开始展开,高频开始延伸,MP3基本上可以分辨出是啥素质的,原始录音如何。下面开始展开叙述。

首先从响应曲线开始分析,

ER6iRespo

从图示可以看出,从ER6i提升了低频部分,中频部分基本和ER6保持相对。虽然如此还是需要实际听才能晓得具体感觉。

首先从《Not A Second Time》中的《Lady Magdalen》开始。大提琴音色偏暗,动态范围拿捏准确。伴奏的电子合成器低音感觉明显。到后面以合成器为主,音色不混杂,背景女声距离比较远,这个地方不是很满意,也许和没煲开有关系。而后的重头戏《Ladonna Wosh》,吉他清晰明亮,润色不明显,属于规矩的声音。可想而知表现Sarah Brightman的《Dust In Wind》是如何的感觉了,吉他太出色了,太出色了。

再来我喜欢的Trance系列开始。首先是,Armin Van Burren的《Classical Trancelations》,古典与Trance的完美结合,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购买的一张专辑。第二首《Miami Sunset》,逐步推进的强劲古典没有让我失望,力道有,内容有,考虑到这样的入耳式耳塞,足够。然后就是《Heaven's Air》,三个频率段分的比较开,清晰明亮,不过略显单薄。下面就是AVB的《Armin Only 2008》演唱会,从3:20:00左右开始的Communication,观众欢呼的声音和主音乐的层次感很好,细节处的观众欢呼声都被表现了出来。低频如果满分5分我给3.7分,基本上可以接受。我相信完全煲开后有着更加惊人的表现。

总体感觉,ER6适合弦乐、轻音乐、Pop、R&B,女声摇滚,不是男声。表现Tilo的声音简直就跟找不到人似的。低音可以接受,除非是狂人,否则谁也受不了长时间冲击。我收集全了48张DDA系列,所有的Trance Voice系列,舞曲方面肯定有发言权,总得来说表现Trance属于中规中矩,清晰明了,觉得比舒耳SE210好,但绝对不会有森海塞尔那种超强的低音,否则那还不如直接买DJ耳机去了。交响乐古典乐属于中等偏下,声场有,乐器清晰,可是就觉得没那么有力道。

对比原来的森海塞尔MX90VC,我喜欢现在的这种清晰的声音。也许不如差不多价位的ATH CK7那么的“妖艳”,不过中规中矩的表现,超高的解析力,

To 小黄同学:用ER6i听《琵琶语》甚至能听到刚开始电子合成器造成的轻微回声,中规中矩富有弹性的琵琶声音,不过钢琴部分有些散,中间的碎琵琶临场感很强,星星点点的非常清晰,总之着实很享受,可惜就没听过ATH CK7甚至CK10,不知道是啥风格^^p

posted on 2008-10-01 19:19  Bo Schwarzstein  阅读(1884)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