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IT职场人生系列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十一篇。(序言,专栏目录)之前泛泛地讲了一些危险职业,基本包括两大类:没有积累的(可替代的)和出路狭窄的(但未必差的)。中间有不少读者写来邮件问了一些自己的职业,有的作答,有的暂时没有作答。由于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很难一一给出恰到好处的答案,这篇文章将概括地分析其中几个问题。危险行业?危险职业?未来会有行业专门的文章,这里只提一下和职业的关系。有人问:“我正在一家安全技术公司工作,这个行业非常窄,是否我很危险?”实际上,整体上不存在一个行业比其他行业差很多,如果从两面性看,行业大致可以划分为:1. 整体收入和出路较差(不是刚说了没有差的吗?),但是对人的要求比较低(哦,
阅读全文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十篇。(序言,专栏目录)果然还有下篇,说说不危险和危险职业的基本定义,与以前的维度有点不同的。核心与非核心职业实际上软件企业中间有一根中轴线,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在产品研发型企业中,大致是:市场-销售-产品-项目(部门/项目,开发/测试)-运维。在项目型企业中大同小异。所谓核心,就是与企业的营收密切相关的,上述的几个部门如果出了问题,企业的营收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此外的部门,如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售后/支持,都是非核心的。身处这些部门,有以下危险活动或禁忌要注意:1. 不要把核心的做成非核心的比如产品部门,本来是个核心部门,但是如果产品经理乃至总监没有做自己最不可或缺
阅读全文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九篇。(序言,专栏目录)这本来是危险职业的下篇,但感觉还有很多危险职业,所以留着以后写。窄出路职业泛指所有越走越高但越走越窄,前途无量但是需求量很少的职业,典型的是质量和过程管理工作,以及咨询师。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这个曾经是我放弃了在即将上市的公司做技术骨干的机会而投身去做的一个工作,结果……先说说质量和过程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首先不是测试,所以手底下一般没有那么多兵;其次也不是做研发/生产的,所以不是一个技术积累型职位;然后也不是和销售/市场等业务相关的职业。其具体工作,一般是负责制定和改进企业的过程,以达到更高的管理水平。这个本来是很好的一个职业,但是在中国存在以下
阅读全文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八篇。(序言,专栏目录)IT职场中,有几个看上去就很危险、没有前途的职业;也有一些看上去很美,但前途也很危险的职业。本系列将大致列举其中一些,并给出一些如果已经位于这些职业中,应该如何处理的方法。如何判断危险职业整体上有两种危险职业:无积累和窄出路。无积累职业指那些做了很久,但是很难有所积累的职业;由于没有积累,也就很容易因为技术的更新而淘汰,或被年轻人替代。无积累,可替代,无出路,说的是一件事。在非IT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类职业:出租车司机,看门人,高速收费员,等等。IT业中,黑盒测试人员,售后,技术支持,协调员,过程管理员(PPQA),都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阅读全文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七篇。 这里所说的高手,大约比项目经理还要高一些,大致在产品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层面上;但项目经理也可以参考。之前新手入职的要点是找到自己要帮助的人,和要帮助自己的人(是同一个人);高手入职的特点,则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过说起“证明”二字,还是很有说法的。大胆说出看法,但不固执己见这个是全部口诀,下面是若干相关问题,逐一探讨。领导到底信任还是不信任我?作为高手(比如部门经理级别),在招聘之前往往被灌输一个概念:我们充分信任你的能力,请来我们这里大展宏图吧。这个其实是有水分的。多数高手被招聘来的时候都是被寄以厚望的,但说归说,对于一个“非我族类”的新人,领导及各方都还是持有
阅读全文
摘要: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第十六篇。本文描述的是入职前半年的工作要点,新手和老手的差别很大,所以分开写。最近外出培训四天,没来得及面试,回来的时候很看好的一个刚毕业一年的asp.net程序员被人录用了。作为刚工作不久的新手,到一家新公司的前半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不要”篇不要过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很多新手选择企业的原因都是“企业很有发展”,或“在业内很有名气”,因此去了以后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并且还能说道一番,是一个大忌。一个企业形成这些内容绝非一年两年的事情。我们曾经总结过企业文化,好的词汇是可以随便罗列一番的,但是要说哪个词汇是过去一年乃至几年中起到决定效果(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五篇本篇延续了技术与语言I的内容(之十二),搜集了之后大家的一些评论和我的反馈,整理在这里。“新人学老技术有风险”的实质其实不是说老技术没有学习的价值了,而是指新人依托老技术存活,风险很大。我自己曾经是一个C++高手,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亲自”无私地“带领一个徒弟,要让他学到我的水平,没有5年做不到;而如果一个人要自学超过我,那可能是10年的事情了(本人编程10年,当年也跟了个师傅才有今天);何况这5年和10年里边,我也在成长,所以几乎是一个无望的竞争。尤其是如果业务市场萎缩,一般水平的人退出,而只剩下高手的老技术。这种竞争的残酷性,不是来自于技术新旧,也不是来自于人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四篇。任何时候都会发现IT业是个变化迅速的行业,几年前还很时髦的技术,现在已经过时了;几年前还很热门的行业,现在也过时了。这种变化之莫测,别说我们普通人,连IT巨头们都经常犯错。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中,提前预测正确一条技术路线或业务路线,并顺利走下去成为其中高手的人少之又少;而即使偶然有几个高手,以前正确也不代表未来会正确下去。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中,那么IT人员该怎样积累经验呢?浅知识,深知识就像有浅技术、深技术之分一样,知识也分为深浅两种。所有语言的语法、用法整体上都属于浅知识,他们很容易学习,也很容易在百度、Google上搜到,很难积累把一种语言上的浅知识积累到另外一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三篇。很多技术人员工作几年后,都要面临未来的出路问题。所有出路中,无外乎技术、管理、业务三个层面。技术技术本身也是一条出路,但是在之十二中曾经提到,有深技术和浅技术两者之分。如果本来是从事浅技术的,建议走后面提到的业务中的产品经理路线。因为浅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以前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过时了(虽然不完全如此),而且后起之秀们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若想留在技术路线上,走“越老越值钱”的路线,则肯定要从事深技术,也就是大型系统的后台运营方面的技术。技术不容易过时,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几乎没有。这条路的最终结果是首席架构师,CTO这些举足轻重的角色。管理这是一条被误解很多的道路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二篇。最近移动互联网很流行,很多人都在学习IOS、Android编程。这也引起一个入行、改行的潮流。那么,作为新手、老手,应该怎样选择自己学习的语言和技术呢?本人从早期编程以来,实际使用并开发过商业软件的的语言有几种:C,TurboC++,C++Builder,VisualC++6.0, ASP.NET/C#,中间有很多次选择,配合为别人做的选型指导,写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新手,老手无论一个技术多么地过时了,都有人在做,而且做的人都是老手。举个例子:若C++语言从业人数按时间排序分别是开始10万,中间100万,后来10万,则开始的10万中新老比例5:5,中间100万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篇。最近头条是关于创业的,自己曾经想过很多,业来说两句。本文不涉及如何创业,该在什么行业创业的内容,只是从年龄的角度,看年轻人是否应该创业。没有太多脉络,从问题收入。1. 何时创业?最近就是创业的好时候。因为事业有成者所有钱都用来炒房子了,而年轻人则都变成了房奴,所以用来投资创业的资本锐减,竞争很不激烈。上次MPD讲师聚餐,发现现场1/4的人都以某种形式在创业中,感觉自己的想法已经被人认同了,不过也就担心起来,因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就是大家都去炒股,股票就没抄头了;大家都去炒房,房子就没炒头了;大家都去买黄金,黄金就没买头了;等大家都去创业,创业就很容易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八篇。软件公司五花八门,还分为很多行业,给选择公司带来更多困难。不过尽管行业很多,但却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方法来理解其收入和晋升空间的差异,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情况作出正确选择。以下的分类有交叉,请注意选择。项目型公司项目型公司以合同为开发获得的主要起点,尽管经常拥有自己的产品,但往往是半成品,需要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定制。欧美/对日外包行业是典型,一些电信/银行/政府/税务的集成商(SI)也是项目型公司。项目型公司的主要收入计算方法,是工作人天×单价。尽管有些项目可以报的比较虚,但是由于最终都落实到人天上,所以有以下特点:企业总收入与总人数相关,不会一夜暴富,管理者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七篇。这是一篇旧文,因为很符合系列思想,所以重新粘贴一下保持系列完整性。本人是非常相信《功夫熊猫1》中的思想的:只要有勇气并掌握了学习方法,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而学外语尤其需要这两样东西,甚至只需要这两样东西。在很多时候可能程序员最困惑的是:我不过是要编编程序而已,犯得上学好外语吗?答案是犯得上,总有一天有可能会和老外打交道的,外国客户,外国老板,外国专家……或者学习一种还没被翻译过来的技术,为一个百度不到的错误Google……当然第二个问题是:就不能不打交道吗?怎么说呢,我们原来咨询公司的司机,开车空闲时间学外语,以前去接国外咨询师要搭一个翻译或者中国咨询师半天时间的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六篇。90%的人一生都不会创业,而是给别人打工。而打工的人的自然本能是:“这也不是我的公司,犯不上投入太多。”结果推论就是:90%的人将以不投入的方式度过一生,实在可怕。当然实际上在公司里边会发现各种人:有的人好像干活比老板还着急,甚至天天和老板吵架,直到气得离职;有的人把公司当作挣钱的地方,挖空心思看看还能怎么多赚点钱;有的人与世无争,既不替公司想也不替自己想,过一天是一天……那么,这个不是自己的又身在其中的公司,打工者应该如何看待呢?以下观点是从本人经历过的公司提炼出来的,理论部分来自各处(已标出),某些时候可能不适用。首先做好本职工作一次调查(应该就是CSDN转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四篇。因为早年跳槽无数,所以积累了不少“技巧”,逐渐变成写简历的“专家”,最长的时候简历到了12页,所以现在练就一手写长篇博客的功夫……后来逐渐地负责部门和公司招聘工作,看简历比写简历次数多了,开始发现原来一些所谓技巧实在是无用,而另外一些有用的却没用过。本篇会总结一下这些得失,有些是自己的,有些事看别人简历得到的。有些基本技巧就不说了,各大网站都有。多写“我做了什么”,而不要写“我是做什么的”看过一些销售人员的简历,里边写着“我负责华东区的销售,与大客户维护关系,拜访中小客户,并积极拓展公司在本区的市场……”这是销售职责描述,换几个人都这么写,属于无用简历。另一个人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三篇。很多人问第一个工作应该找小公司的职位还是大公司的职位?找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找工资高的还是学习环境好的?本人第一个工作是家国营研究所,实际结果感觉下来非常失败(不排除别的研究所有好的,听说过一些),对日后的影响非常之大。工作六年,一直编程,都不知道删除内存,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后果之一(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被人笑话了,呵呵)。后来跳槽无数寻找“好公司”,直到后来意识到不是世界上没有好公司,而是自己不是“好员工”(在后面“员工的公司观”中将有详述)。下面是一些经历、见闻、心得。本人不喜欢“视情况而定”这个答案,所以观点可能有所偏颇,请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大公司还是小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篇。本人本来小学至高中一帆风顺,没想到自大学以后颇多坎坷,最近家族中有位下一代来咨询考大学的事情,也算是帮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先做个总结:大学成绩马马虎虎,但在班里也算是前5,所以就报考本校研究生,居然死在英语上(考了47分,作文题目中希望工程中的“Project”一词不认识,结果可想而知。难得自己后来居然敢做项目管理);工作到3年的时候有人拉我考GRE出国,但是想想研究生考试中的败绩,放弃了,本人一生中最大遗憾之一;工作到6年后考工程硕士研究生,终于知道学习的目的因此特别用心,毕业时英语分数88居然全班最高;工作10年后在专业国际会议和培训上做了几次翻译,和老外
阅读全文
摘要: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一篇。时间流逝,渐渐从之前在公司里边的小弟变成大哥了,当年身边比我大的程序员们都不见了,既没有当领导也没有去创业,就这么消失了。年轻的程序员或其他人也经常过来占卜未来,因为本人身世坎坷,所以非常不希望他们也走这么多弯路,所以特编写本系列文章。序言将谈及在IT职场中如何占卜未来,之后的文章将包括:大学生活,找第一份工作,员工的公司观,怎样跳槽,怎样加薪,怎样写简历,技术管理业务三方向,行业与公司的选择……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见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人的工作性质导致每年都会与大量新老IT人士交流,正面或侧面地积累了一些素材,还算是客观,希望读者能批判地接受。本文不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