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热爱的信奥

前言

现在是2021年2月9日,自从我退役到现在,也有3个月了,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信奥也好像逐渐离我远去。但是当时为了信奥而奋斗的记忆却仍然崭新,我不知道我能够保留这些记忆多久,或许是永久,或许是10年,又或许1个月后,我就会忘却,把这些我如今视若珍宝的记忆丢到荒无人烟的角落,再也不去探访,再也不去回忆,再也不去为之而伤。所以在我仍然记忆犹新的时候,把这些宝贵的记忆化为文字,存留在这里,就当做我2年努力的见证吧。不喜勿喷。

Part0 懵懂

接触电脑好像是在小学1、2年级的时候,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当时的我只会打开4399,随便找一个游戏,玩上一个下午,从来不去想其他的东西,也不可能去想其他的东西,就只是玩,啥也不会。直到4、5年级开始玩mc的时候,才在瞎搞中对电脑有初步的认识,也经常为了装一个mod而捣鼓上半天;为了和朋友联机而上网查各种教程,失败然后又尝试;为了连服务器而尝试解决一个个error。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打字速度慢慢地变快了,虽然指法都是错的,之后为了改指法而多耗费了好多时间;对于计算机的文件结构也有了一点点了解,至少不会只知道在桌面上瞎点;也会用浏览器来找找教程、知识。在这段时间里,我算是会用电脑,但是深一点的东西我就一无所知了。

Part1 初识

好像是在5、6年级的时候,我偶然间找到了一本关于计算机的杂志,上面写着一些有关cmd的知识,其实说是有关,就只有1条指令shutdown,再附加上shutdown的参数和使用技巧,记得当时我看到了这东西立马回家打开电脑,在电脑上试来试去,用各种参数组合来关电脑,然后又开起来,又关掉,挺无聊的,但是当时却觉得很好玩,好像是整整玩了一天?还是一天多?可能这就是最初的快乐?不知道啦。。。

另一个cmd的印象就是在自己搭mc服务器的时候因为要查自己电脑的ip地址,又不想在百度上查,感觉这太low了(其实没差啦,就是看输指令查比较好玩有意思然后就不想在百度上查,嘿嘿),然后就一直用ipconfig在cmd上查,尽管当时连ipconfig都不会拼(英语也不太好),经常忘记,有些时候还要绕个大弯在百度上面找到这条指令再打开cmd查ip(是不是很无聊。。。还很低效。。。但是就是不在百度上查ip,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手动滑稽)。

说到搭mc服务器,记得当时大多数的视频都是用蛤蟆吃(哇塞,我竟然还记得这个名字,amazing human brain)来搞的,虽然啥都不会,也不知道什么内网穿透啊,公网ip啊,服务器映射啥的,但是有教程啊,有教程就不慌,在看了好多教程也跟着好多教程做了之后,终于终于连上了机,直到好久之后,我想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联机,我才发现我原来根本不会开服务器,我连的机原来是是局域网联机,这东西根本不需要蛤蟆吃,我搞了半天的蛤蟆吃也完全没派上用场。。。

还有java,也是因为mc的缘故(怎么感觉mc就是带我入门电脑的契机啊?mc永远滴神),因为mc是由java开发的,mod也是用java写的,当我在mcbbs(上面有个开发者专栏)上闲逛的时候,我得知了我知道的第一门编程语言——java。后来初一暑假的时候,我在imooc上学了点java的语法,但是也止步于学了点,还是没有深入,只是当做一个无关紧要的兴趣来玩的。

然后在初二暑假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老师,他是浙大的在读博士,不过不是搞算法竞赛的,是搞产业的,所以在每周一次的课上,他教的也不是高深的算法,而是偏向应用的东西,比如说如何写微信小程序(这东西就像是在写一个网页,要会html、css、javascript之类的偏前端的东西,显然对于算法竞赛这种后端到哪里去都不知道的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信奥来说我算是浪费了一年吧,在这一年里我没学啥东西,只是把最基础的bfs,dfs啥的入了个门,现在看来还是蛮遗憾的吧,如果我那一年就去学信奥,多一年的时间在算法竞赛里探索,我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了吧。。。不过这是从信奥来看,除去信奥的话还是很欢乐的,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也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

Part2 爆发

虽然金华一中信奥烂到不行,但是有一说一,或许进入金华一中实验班是我信奥路上的转折点吧,毕竟在进去之前,我对于信奥完全没有概念,只有在进去之后,我才有机会认真对待信奥,而我信奥路上最为珍贵的篇章,也是从此开始。

初三下学期在金华一中学习的时候,我才知道《信息学奥赛一本通》和《算法竞赛入门经典》的存在,我才得以走上自学的道路,在那个学期里,我基本上把《信息学奥赛一本通》上的大部分内容学了一遍,但因为时间原因没有上机,没有多少代码经验,算是打下了一点基础,为即将到来的暑假集训做了一些准备。

那次暑假集训,算法竞赛的世界第一次向我完全打开了大门,我第一次得以学习到各种有意思的算法,也让我交到了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我接下来的竞赛生涯中一直陪伴着我,陪伴着我入门,陪伴着我进步,一直陪伴到我退役,那段在望江的时光,算是我竞赛路上无法忘却的两个回忆之一,那么就开始叙说吧。

在望江的一个月,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就是在那一个月里,我的信奥技术和视野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从一个刚刚入门不知世事的懵懂孩童,变成了一个心中有着无限向往的oier(一股中二的气息想必透过屏幕来到了你的面前。。。)。在那段时间里,我的一天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信奥(当然还有摸鱼/cy)一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从早到晚都耗在信奥里,虽然很累,甚至有一天晚饭后眼睛都模糊了,头都抬不起来了,但是还是很开心,那种很纯粹的开心,能够天天研究自己喜欢的事物时的开心。当时的金中信奥队应该是人数最多的时候,总共有十几二十个人,大家聚在一起中午晚上去旁边的商业街吃饭,在客房里组团开黑,在群里搞事玩笑,留下了一段很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个事,就是在最初的时候,我坐在第二排,徐队和昊爸坐在第一排,当时我们还不认识,或许是因为clb有一次过去和他们讲话,我开始注意到他们,却没想到他们在之后的时间中成为了我信奥路上最好的几个朋友之二。还有我在中途去看了金一中在隔壁永盛的演出,认识了dygg,pmtgg和其他好多朋友,在最后被迫唱歌。。。这段在望江的时光,能够记录下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东西也无法用文字来记录,但是就这样吧,就写到这里吧。

另一个无法忘却的回忆是在这次暑假集训后的第一个学期,我认识了睿酱、黄队、徐队、昊爸、高爸、dygg,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最初的时候,因为他们在金一中集训,所以我就厚着脸皮跑到了他们那儿,和他们讨论问题,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只有dygg算是跟我有点熟,其他人都不认识我,当我去他们那里的时候,除了dygg向我打了声招呼外,其他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我是从哪里跑来的蒟蒻。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在我跑过去几次后,他们也就认识了我,在那之后,我就三天两头跑到他们那里去,就是在那间艺术楼的小房间里,留下了我第二个无法忘却的回忆。那个房间很小,只有着一张会议桌和一块白板还有几张凳子,我们7个人就足以坐满,但是虽然很小,但是却非常的纯粹。7个人因为信奥而相聚,因为信奥而成为朋友,因为信奥而共同奋斗努力,有时在白板前拿着水笔争执不已,有时一起开黑欢声笑语,有时一起休息闲聊轻松愉悦,为着相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记得有次我和昊爸雷爸开黑打lol,在游戏的后半,因为clb可能即将到来,我只希望游戏快点结束,我玩的是轮子妈,每次我死的时候,我总是为对面加油助威,希望他们赶快推平我们的基地,好早点结束游戏,但是即使在我卖力地表演下,我们还是赢了,场面一度十分搞笑。伯牙子期一直是我最羡慕的人,他们于我,或许不能算是至交,但是总能算上益友,那段时光,是我最为怀念的时光,也是我最想重新经历的时光。

这段时间里,我的信奥技术是提升最快的,至少明面上是提升最快的,前路也是最清晰的,在之后的时光里,我再也没有此时的提升速度了。。。

Part3 沉寂

在快乐的暑假集训和联赛集训后,2019年的NOIP很快就到来了,当时的我自信满满,觉得一定能在CSP上拿出成绩。

那次的CSP是举办在学军中学的地下停车场里的,和前几届NOIP差别极大,所以学军中学被oier们戏称为学车中学,成为了OI界的一个梗。在去杭州的路上,因为无聊,所以就打开了雀魂和队友们下了起来,我和队友都有输有赢,倒是给无聊的赶路上了一点欢乐的色彩。不久我们便到了酒店,酒店离考场很近,只有几步路的距离,在集合去考场看过之后,便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于是我便去睿酱的房间里,和他开黑打LOL,打到8点快要睡觉的时候,我才发现完全没有看过算法,而隔天就是NOIP的Day1,于是赶忙打开了洛谷,复习了一下我不太熟悉的tarjan缩点(虽然这个当时觉得不太会考,但是还是复习了),经常考的dp、贪心等算法,还碰上了clb给睿酱他们的考前训话(?),之后便回房间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的很早,毕竟是Day1有点睡不着觉,记得离开考还有1个多小时,又看了一眼算法,便和队友一起去吃了早饭。然后便是进考场,当我看到校园内数不清的人头,心中不免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么多的oier今天和明天就要在这里比出个上下,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于是便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了考场,不久便开始了考试。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正式的OI比赛的缘故,我在T1上就卡了很久,因为非常的紧张,总是无法静下心来分析题目,我首先想的是找规律, 但是条件很烦,做成了一个大分类,耗掉了我40min左右的时间,后面才转换了思路,用dfs把这题给切掉了,T1对于我来说应该很快就能做出来,但是当我终于把T1做完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1h左右,虽然看出了要开ull,但是特判的时候我把输出的0和1写反了,导致丢掉了不少分数。在做T2之前,我先把第三题的题面也一同看了,当时T3题面理解了半天,理解后感觉没切入点,就没多想,回去做T2,看T3的时候我的心态调整了过来,所以T2很快就做了出来,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第三个case跑不出来的原因是爆栈,第二个case刚好检测不出来我的bug,我也没有测手造小样例,看到第二个大样例过了,我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去做T3,在赛后分析的时候,我发现我把一个应该写成a[i]的地方写成了1,导致我的算法有巨大的漏洞,只拿了10pts,白丢90pts,究其原因一是写代码的时候不够严谨,没有将算法很好地表现出来,二是比赛经验不足,过于相信给的大样例,而且在大样例没过的情况下,没有测小样例,直接导致bug没有调出来。然后便是T3,T3在比赛后luogu的评分是个黑题,可能是NOIP史上第一个黑题吧,所以我也是没有能做出来,虽然有思路,但是我的思路细节太多,就主动放弃,赛后分析的时候发现我的思路大方向没有错误,但是确实很难码,便写了个暴力走人。第一天是我失误最大的一天,几个字符之差直接导致我错失一等,成为了一个遗憾。

然后便是Day2,经过Day1的比赛,开始考试时我便先调整好心态,再去看题目。T1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觉是个DP,但是我却没有仔细想DP的思路,直接开始码起了暴力,想着暴力苟住就好,但是我不知道的是,这题的DP比暴力好写多了,如果我坚定自己的想法直接想DP,就不会白浪费这么多时间了,我写完暴力后也没有细想,直接去看了T2,一直到比赛最后的15min,检查的时候扫到了一眼T1,才发现之前DP的想法是对的,并且式子也不难列,代码也不难码,由于很紧张地赶代码,出现了错误,而且还调不出来,赛后分析时发现还是sb错误,冷静的话是不难分析出来的,最终我的T1只拿了暴力的32pts,线性dp的64pts没有拿到,更别说稍加优化便能拿到的100pts了,这题和D1T2一样,是我那次CSP丢分的主要原因。然后看T2,T260pts是个经典的dp,便迅速码好,分析了一波之后发现接下来有点难做,便去看T3了,实际上接下来的分数需要用单调队列优化dp,最后的12pts还需要高精防止爆ll,当时的我对于单调队列优化dp虽说刷了几道题,但是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做不出来也是正常,只能说可惜没有想到。T3直接码了个暴力骗40pts,然后便开始检查。Day2的题目应该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毕竟我对于dp理解还是有的,但是因为考场策略、心态调整、考场经验、实力欠缺等种种因素,我仍然没有打出很好的分数,也是那次CSP的一个遗憾。

纵观这个CSP,结果是遗憾的,因为几个字符之差和sb错误,没有拿到一等只拿到了二等,但是同样也暴露了我很多的问题,当初我初入oi不到半年(从暑假开始算),存在问题是很正常的,虽然遗憾,但是我并没有灰心,因为距离下一次NOIP还有一年的时间给我准备,我相信我可以处理这些问题,提高我的水平,并带着这样的信念继续在oi的赛道上努力。

CSP结束后的第一个学期,基本上我作业写完了晚自习会留两节课去机房打代码,除开学校训练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去了丽泽和徐队他们一起刷题,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从路人成为朋友,相互熟识了起来。这段时间里我的实力也是有较快的增长,在校每天平均一个半小时,在家每天平均5、6个小时的刷题让我的信奥实力从暑假的懂得很多却不会写题逐步成长到了能部分理解运用暑假学来的知识来解题写题,当时也是很开心的时期,既认识了新朋友还都是爸爸,实力又在增长。之后便是寒假,那年是2020年,新冠疫情不恰巧地开始流行,使我的寒假大大增长,让我凭空多出了个把月的时间可以敲代码,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或许是暑假?)我看完了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部番剧《紫罗兰永恒花园》。不知是因为假期天天敲代码的单调生活,又或者是久久没有看到实力的突破,让我逐渐厌烦起了敲代码,十分烦恼如何才能使我的实力更进一步,对于机会的渺茫也十分的绝望,虽然仍然抱有着热爱,但生出了一点之前从未有过的烦躁,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到退役。这段时间得益于每天的刷题,我的实力仍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本质的变化,简单题我本来就会,难题还是看脸做,只有中等题以及代码能力略有提高。之后便是第二个学期,这个学期里我仍然保持了上个学期里的节奏,每天有很多的时间拿来刷题,我的信奥实力也跟着增长,但是增速则是越来越慢,再也没有那个暑假的轻松。之后便是暑假,不幸的是由于新冠疫情,那年的暑假以及之后直到我退役之前的所有课都变成了线上课,众所周知线上线下的效率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我期盼了一年的acm也由此取消,那个暑假就很尴尬,一面是迟迟不愿增长的信奥实力,一面是近在眼前的CSP,当时的我也是非常的迷茫,感觉前方无路可走,事实上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寒假,或许是这次暑假,或许是其中我不知道的某个时间,我对信奥的态度从执着逐渐变为了划水,也没有了那次望江集训时的动力,除去热爱之外,剩下的只有迷茫与彷徨。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就从初入信奥门槛走到了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CSP,没有准备好的,也同时迷茫的我,即将迎来最后一次的比赛。

Part4 落幕

To be continued......

Part5 星光

To be continued......

后记

(前面的等我有时间再补上吧,先把后记写完吧,时间仓促,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写上去,以后我或许会修改吧)

竞赛2年的路程可能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吧,那么就下来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感想了,怎么说呢,虽然最后像大多数竞赛生一样失败了,但是我也像大多数竞赛生一样没有什么后悔吧,而且比我强的人都有翻车(比如xy),我这个菜鸡又有什么好怨天尤人的呢。在这2年里,信奥带给我的不止是朋友、知识和回忆,更有着研究自己热爱的东西的幸福与满足,那些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或许不会理解A了一道难题带给我的兴奋,学会了一个新的算法带给我的喜悦,在比赛的最后1min过题成功反超逆转的激动,所有的这些,都是信奥带给我的东西,信奥陪伴了我2年时光,我也留下了许多有关信奥的美好回忆。

若是说到我为什么会喜欢信奥,喜欢计算机科学,或许因为我是个理科生,喜欢简洁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东西,信奥和数学还有围棋一样,都是至简至繁的,都建立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规则上,却演绎出了令人惊叹的浩如烟海的知识与法则。计算机的基础就是一堆的0和1还有基础的门电路,与计算机科学里的算法结合,能够解决成千上万的问题,成为如今生活的基础;数学包含几何和代数,几何建立在欧几里得5大公理之上,其背后却暗含着无比复杂的几何定理,代数或许可以说建立在皮亚诺公理之上,却能够解决许许多多复杂的问题,代数和几何的结合更是建立起了笛卡尔坐标系,引申出了函数,至于微积分、解析延拓等等;围棋的最基本规则也只有4条,却产生了譬如眼气的定义,譬如扳粘的术语,一大堆的定式下法,区区361个棋位上却有着\(3^{361}\)种变化。或许就是这种差异的强烈对比,才让我沉迷于其中。

说到围棋,就在这个寒假里,我把《棋魂》这部电视剧看完了,《棋魂》讲述的是时光从无到有,逐渐爱上围棋,成为职业棋手的故事。我感觉,《棋魂》在讲述冲段少年的故事,而这故事却非常像竞赛生的故事,竞赛是50个人,而《棋魂》则是24个;竞赛生为竞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棋魂》中的冲段少年也同样为了定段而不眠不休;竞赛生有人是为了热爱而学的竞赛,有人是为了现实而学的竞赛,《棋魂》中也同样有着这两种人。若把我和时光相比较,我大概是相当于时光刚进入棋院的时期,眼前有着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却因实力不够或是其他的原因,而止步不前,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徘徊,时光等到了黎明,而我却止步在了黑暗。故事以褚赢的离去,时光和俞亮共同开启新浪潮为结束,但我觉得,这个故事远未结束,什么时候俞亮才能成为时光的第二个褚赢,什么时候时光才能够向俞亮倾吐隐藏在幕后的真相,这个答案我无从得知,却也在遐想和期待着。

我现在退役了,回到了whk的轨道上,但是我的部分朋友们却仍然在竞赛的赛场上奋斗,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止,另外部分朋友们则是像我一样,在whk的跑道上继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感谢他们陪伴着我走过了竞赛的2年时光,为我带来了珍贵的友谊和回忆,在我不知所措时不吝惜地帮助我,教给了我很多的算法和经验……祝愿仍在奋斗的xry、hd、dygg、rj、gb、hb、lb、wd他们都能够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在竞赛路上不留遗憾。

回顾我的竞赛生涯,就如同《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一样:“俯仰之间,已为陈记,不能不以之兴怀。”短短2年的竞赛路,给我留下了太多回忆,留下了太多值得怀想的东西、时光,还有那些令我沉迷的算法知识……竞赛的意义之一在于传播,若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也是竞赛的受益者,虽然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却并不会后悔,并不会质疑走上竞赛路的选择,即使我的whk受到了影响,但是或许竞赛带给我的东西更多也更有意义。希望这篇闲暇之余写的文章,能够给尚未踏入竞赛路的人以前景,给仍在竞赛路上奋斗的oier们慰藉,给已经退役结束了竞赛生涯的post-oier们一点怀想,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我在语文课上看到《未选择的路》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现在我却不知为何在看见这篇诗作的时候莫名地感伤,我把它抄在这里,留以纪念吧: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最后的一句,不喜勿喷。

时间表

2021年2月9日动笔

2021年2月26日写完前言Part0~2及后记

2021年5月8日重新读了一遍,感觉好多东西都没有写到啊啊啊啊啊!!!!!暑假重新写一遍吧。。。。诶

2021年7月31日补充开始

2022年8月31日即将启程,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书写未来的故事,愿在未来我们仍能相遇,在小房间里为梦想共同努力。

彩蛋

其实这篇退役记在剧本上是NOIP结束后就写好的,但是被我咕到了现在,还没写完

WoW,我已经写了5k字了,再把三篇没写完的补上我是不是能挑战1w字大关啊,我啥时候这么能写了??要是我写作文的时候这么能写就好了/cy/cy(某只咸鱼在想peach中)

posted @ 2021-02-26 19:22  jhdonghj  阅读(693)  评论(4)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