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字丑,禁止转载。

 做到了ICC workshop的第三个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是,先放一张总结图,这张总结图来自前面的博客,放在这里用来体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这个就是布局的理论部分,在ICC实验里面是这样子的:

主要任务就是:

·完成布局和时序优化的设置

·完成DFT和功耗优化的设置

·完成标准单元的放置(布局主要是布置宏单元)

·分析拥塞、时序和功耗

·增量放置和优化

需要准备的文件如下所示:

 

 

 

圈圈的是前面的步骤得到的,而方框需要我们自己书写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预布置前的设置和检查:

-->调用icc,打开经过设计规划后的设计(先打开库,再打开设计单元)

-->进行时序优化控制:source scripts/opt_ctrl.tcl

-->再次进行宏单元固定、查看是否有 忽略的金属布线层、只有没有发生DRC违规验证标准单元是否可以放在某些金属层的电源网络中

-->设置一些布局间距约束、设置非默认的时钟布线约束

-->验证floorplan是否为布局做好准备

-->执行不同的预布局检查

-->检查是否有扫描链信息、没有就加载扫描链(一般需要)、查看扫描链报告

-->读入数据切换率报告、查看功耗的优化开关选项、开启功耗优化

-->保存设计

·进行布局和优化

-->进行布局(同时优化):

place_opt  -area_recovery  -optimize_dft  -power

-->保存初次布局后的设计

-->查看拥塞、物理报告设计(单元利用率等)、质量报告(时序等信息)

-->查看功耗

-->如果前面的设计不满足设计要求,进行增量优化:

psynopt -area_recovery power (具体的选项根据优化要求开启)

-->查看拥塞、物理报告设计(单元利用率等)、质量报告(时序等信息)

-->查看功耗

-->看是否满足,不满足在优化

-->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保存设计

同样,这里只是了解一下流程,具体的脚本内容就不深入了解了,有时间以后再来补充吧。

posted on 2017-03-22 19:01  IC_learner  阅读(4345)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