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及技巧
1. 容斥原理
int n,m,prim[N];
void rc(){
int ans;
for(int j=1;i<1<<m;i++){
int cnt=1,sign=-1;
for(int j=0;j<m;j++){
if(i&1<<j){
if(cnt*prim[j]>n){
cnt=0;
break;
}
else{
cnt*=prim[j];
sign*=-1;
}
if(cnt)ans+=n/t*sign;
}
return ans;
}
2.Dilworth定理(偏序集分解定理)
Dilworth定理,也称为偏序集分解定理,是关于有限偏序集的一个重要定理。该定理断言:对于任意有限偏序集,其最大反链中元素的数目必等于最小链划分中链的数目。其对偶形式也成立:对于任意有限偏序集,其最长链中元素的数目必等于其最小反链划分中反链的数目。
| 最长上升子序列: | |
|---|---|
| 最长不降子序列: | |
| - | - |
| 最长下降子序列: | |
| - | - |
| 最长不升子序列: |
定义和表述
偏序集是由集合S及其上的一个偏序关系R定义的,记为(S, R)。偏序关系R需要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具体来说,对于∀x∈ S,x R x;若x R y且y R x,则x = y;若x R y且y R z,则x R z。在偏序集中,如果两个元素之间存在序关系,则称它们是可比的;否则称为不可比。最大反链是指其中元素相互不可比的最大子集,而最小链划分是指将偏序集分解成若干条链,使得这些链的并集等于原偏序集,且每条链中的元素都是可比的。
证明方法
Dilworth定理的证明通常采用数学归纳法。
当集合S中只有一个元素时,定理显然成立。假设当集合S中有n个元素时定理成立,考虑n+1个元素的情况。设A是一条最长反链,将集合S分为A、D(A)和U(A)三部分,其中D(A)包含所有小于A中元素的元素,U(A)包含所有大于A中元素的元素。由于A是S的最长反链,因此A、D(A)和U(A)也可以划分为若干条链。通过归纳假设,可以证明定理对于n+1也成立。
应用领域
Dilworth定理不仅在组合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生物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生物科学中,该定理可以用来推断在mn+1个实验用的小鼠中,要么有m+1个是代代相传的,要么有n+1个是彼此没有亲缘关系的。此外,Dilworth定理在图论和dp等领域也有扩展应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