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很简单?

单例模式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却很多。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类,必须保证他们在系统中只存在一个实例,才能确保它们的逻辑正确性、以及良好的效率。
所以得考虑如何绕过常规的构造器(不允许使用者new出一个对象),提供一种机制来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应用场景:

  • Windows的Task Manager(任务管理器)就是很典型的单例模式,你不能同时打开两个任务管理器。Windows的回收站也是同理。
  •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一般都可以用单例模式实现,只能有一个实例去操作文件。
  • 读取配置文件,读取的配置项是公有的,一个地方读取了所有地方都能用,没有必要所有的地方都能读取一遍配置。
  • 数据库连接池,多线程的线程池。

实现

单例模式的实现有很多中,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实现。某些实现可能是适合部分场景,但并不是说不能用。

实现一【线程不安全】

class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先检查对象是否存在
        if (m_instance == nullptr) {
            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m_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私有构造函数,不允许使用者自己生成对象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other);
    static Singleton* m_instance; //静态成员变量 
};

Singleton* Singleton::m_instance=nullptr; //静态成员需要先初始化

这是单例模式最经典的实现方式,将构造函数和拷贝构造函数都设为私有的,而且采用了延迟初始化的方式,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才会生成对象,不调用就不会生成对象,不占据内存。然而,在多线程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安全的。

分析:正常情况下,如果线程A调用getInstance()时,将m_instance 初始化了,那么线程B再调用getInstance()时,就不会再执行new了,直接返回之前构造好的对象。然而存在这种情况,线程A执行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还没完成,这个时候m_instance仍然为nullptr,线程B也正在执行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是就会产生两个对象,线程A和B可能使用的是同一个对象,也可能是两个对象,这样就可能导致程序错误,同时,还会发生内存泄漏。

实现二 【线程安全,锁的代价过高】

//线程安全版本,但锁的代价过高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
    Lock lock; //伪代码 加锁
    if (m_instance == nullptr) {
        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m_instance;
}

分析:这种写法不会出现上面两个线程都执行new的情况,当线程A在执行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的时候,线程B如果调用了getInstance(),一定会被阻塞在加锁处,等待线程A执行结束后释放这个锁。从而是线程安全的。

但这种写法的性能不高,因为每次调用getInstance()都会加锁释放锁,而这个步骤只有在第一次new Singleton()才是有必要的,只要m_instance被创建出来了,不管多少线程同时访问,使用if (m_instance == nullptr) 进行判断都是足够的(只是读操作,不需要加锁),没有线程安全问题,加了锁之后反而存在性能问题。

实现三 【双检查锁】

上面的做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某个线程要访问的时候,先锁上再说,这样会导致不必要的锁的消耗,那么,是否可以先判断下if (m_instance == nullptr) 呢,如果满足,说明根本不需要锁啊!这就是所谓的双检查锁(DCL)的思想,DCL即double-checked locking。

//双检查锁,但由于内存读写reorder不安全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
    //先判断是不是初始化了,如果初始化过,就再也不会使用锁了
    if(m_instance==nullptr){
        Lock lock; //伪代码
        if (m_instance == nullptr) {
            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m_instance;
}

这样看起来很棒!只有在第一次必要的时候才会使用锁,之后就和实现一中一样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迷惑了很多人,在2000年的时候才被人发现漏洞,而且在每种语言上都发现了。原因是内存读写的乱序执行(编译器的问题)。

分析: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句话可以分成三个步骤来执行:

  • 分配了一个Singleton类型对象所需要的内存。
  • 在分配的内存处构造Singleton类型的对象。
  • 把分配的内存的地址赋给指针m_instance。

可能会认为这三个步骤是按顺序执行的,但实际上只能确定步骤1是最先执行的,步骤2,3却不一定。问题就出现在这。假如某个线程A在调用执行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的时候是按照1,3,2的顺序的,那么刚刚执行完步骤3给Singleton类型分配了内存(此时m_instance就不是nullptr了)就切换到了线程B,由于m_instance已经不是nullptr了,所以线程B会直接执行return m_instance得到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并没有真正的被构造!!严重bug就这么发生了。

编译器可能会对代码进行调整优化,让那些看起来顺序不影响结果的代码进行顺序的调整,但是实际上在多线程中可能会有问题。

实现四 【C++ 11版本的跨平台实现】

java和c#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加了一个关键字volatile,在声明m_instance变量的时候,要加上volatile修饰,编译器看到之后,就知道这个地方不能够reorder(一定要先分配内存,在执行构造器,都完成之后再赋值)。

而对于c++标准却一直没有改正,所以VC++在2005版本也加入了这个关键字,但是这并不能够跨平台(只支持微软平台)。

而到了c++ 11版本,终于有了这样的机制帮助我们实现跨平台的方案。

//C++ 11版本之后的跨平台实现 
// atomic c++11中提供的原子操作
std::atomic<Singleton*> Singleton::m_instance;
std::mutex Singleton::m_mutex;

/*
*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这两句话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语句不会发生乱序执行。
*/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
    Singleton* tmp = m_instance.load(std::memory_order_relaxed);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acquire);//获取内存fence
    if (tmp == nullptr)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_mutex);
        tmp = m_instance.load(std::memory_order_relaxed);
        if (tmp == nullptr) {
            tmp = new Singleton;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释放内存fence
            m_instance.store(tmp, std::memory_order_relaxed);
        }
    }
    return tmp;
}

实现五 【pthread_once函数】

在linux中,pthread_once()函数可以保证某个函数只执行一次。

声明:

int pthread_once(pthread_once_t once_control, void (init_routine) (void));

功能: 本函数使用初值为PTHREAD_ONCE_INIT的once_control
变量保证init_routine()函数在本进程执行序列中仅执行一次。
示例如下:

class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nit函数只会执行一次
        pthread_once(&ponce_, &Singleton::init);
        return m_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私有构造函数,不允许使用者自己生成对象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other);
    //要写成静态方法的原因:类成员函数隐含传递this指针(第一个参数)
    static void init() {
        m_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static pthread_once_t ponce_;
    static Singleton* m_instance; //静态成员变量 
};
pthread_once_t Singleton::ponce_ = PTHREAD_ONCE_INIT;
Singleton* Singleton::m_instance=nullptr; //静态成员需要先初始化

实现六 【c++ 11版本最简洁的跨平台方案】

实现四的方案有点麻烦,实现五的方案不能跨平台。其实c++ 11中已经提供了std::call_once方法来保证函数在多线程环境中只被调用一次,同样,他也需要一个once_flag的参数。用法和pthread_once类似,并且支持跨平台。

实际上,还有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案!

局部静态变量不仅只会初始化一次,而且还是线程安全的。

class Singleton{
public:
    // 注意返回的是引用。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static Singleton m_instance;  //局部静态变量
        return m_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私有构造函数,不允许使用者自己生成对象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other);
};

这种单例被称为Meyers' Singleton 。这种方法很简洁,也很完美,但是注意:

  • gcc 4.0之后的编译器支持这种写法。
  • C++11及以后的版本(如C++14)的多线程下,正确。
  • C++11之前不能这么写。

posted on 2019-12-09 21:40  Big_Chuan  阅读(2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