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每周总结——Week01
Python每周总结——Week01
Day_01:
1、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
控制器
计算机的大脑。
cpu、主要作用是发出各种指令,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运行
-
运算器
计算机的大脑,控制着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cpu
-
储存器
计算机的记忆,用来保存数据,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
- 外部存储器:硬盘、U盘、CD等(理论永久保存)容量大、运行速度较慢
- 内部存储器:内存条(短期保存,断电数据丢失)容量小、运行速度极快。
-
输入设备
计算机的眼睛,用来接收人类输入的数据。
键盘、鼠标
-
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嘴巴,用来输出计算机的运算结果。
显示屏、音响、打印机等
2、Typora软件的使用
markDown语法:
-
快捷键:
功能 快捷键 加粗 Ctrl + B 斜体 Ctrl + i 下划线 Ctrl + U 代码 Ctrl + ` 删除线 Alt + Shift + 5 超链接 Ctrl + K 清除样式 Ctrl + \ 插入图片 Ctrl + Shift +i -
标题
- 井号加空格加文本(16个#对应16级标题)
- Ctrl+数字(16对应16级标题)
-
语言环境
英文状态下3个`加语言,即可创建相对应的语言环境
print("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表格
|文本|文本|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
图片展示
- 直接复制本地图片粘贴(只可在本地查看)
-
列表
-
有序列表
数字加.空格
-
无序列表
*或+或-号空格即可生成
-
-
表情
:加英文单词(英文输入状态下的:)
:happy:
-
查看源码
Ctrl+?
3、进制数
- 二进制数:0和1
- 八进制数:0、1、2、3、4、5、6、7
- 十进制数:0、1、2、3、4、5、6、7、8、9
- 十六进制数:0、1、2、3、4、5、6、7、8、9、a、b、c、d、e、f
4、计算机文件路径
路径:
对计算机数据资源的定位坐标,分为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不需要参考系,在同一台机器下,无论在哪里都能准确的定位到文件。
- 相对路径:需要参考系,在不知道参考系的情况下,不能准确的定位到文件。
Day_02:
1、计算机的三大核心硬件及总结
-
cpu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cpu,掌握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运行以及数学运算、逻辑运算。
-
内存
内部存储器,容量小,负责从硬盘中调取cpu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源,是cpu和硬盘之间的快速通道。
-
硬盘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负责长期的存储计算机各种软硬件运行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源。
-
总结:
- 计算机正常运行所需的三大核心硬件,缺一不可!
- cpu和内存的运行速度极快,可以相互协作完成计算机的各种指令,硬盘的速度较慢,不适合与cpu直接进行各种操作。
2、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概述
- 操作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可以更好的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控制和管理着整个计算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和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分配,现在的软件开发都要基于操作系统之上。
- 常见的电脑操作系统
- windows
- linux
- MacOs
-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
- andirons
- ios
- 鸿蒙
3、编程和编程语言
-
编程的概述
- 编程就是通过编写一些指令,这些指令被翻译成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格式,能够被计算机接收和处理,然后来调动计算机软硬件运行。
-
编程语言的概述
- 编程语言是人们用于计算机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人和计算机都能够识别,通过编程语言程序员可以准确的定义计算机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并精确的定义在不同情况下应当采取的行动。
-
编程语言的发展史
- 最初是由机器语言0和1组成,计算机只识别0和1,即是高电频率和低电频,程序员开发程序需要写一堆0和1,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出现了汇编语言,用符号代替了0和1,比机器语言便于阅读和记忆.在到了后面就出现了高级语言,因为汇编语言还是不容易懂,于是高级语言就诞生了,更接近人类自然语言,例如Java、Python、PHP、C、C++等等
-
编程语言的分类
-
机器语言
由0和1构成,可以被计算机最快速的运行,不需要进行翻译,但编写难度极大,开发周期极长。
-
汇编语言
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也叫做符号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替机器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代替操作数的地址,可以轻松的读取I/O接口的情况,编写的代码少了很多的编译环节,能够准确的被执行,作为一种低级语言,可扩展性很高。
-
高级语言
独立于机器,面向对象或者过程的的语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学习。
-
4、Python解释器
-
Python解释器简介
- Python解释器是解释Python脚本执行的程序,我们编写Python代码保存后,得到一个可执行的以.py结尾的文件,该文件需要通过python解释器才能被执行。
-
Python解释器的下载和安装
-
Python解释器多版本共存
-
Python解释器的环境变量配置
-
Python解释器实现多版本共存
以上四步,请跳转连接https://www.cnblogs.com/HaiMan/p/16719968.html
5、运行Python程序的三种方式
- cmd直接编写运行,适用于较短的代码
- 解释器命令运行,可以编写较长的代码并且可以长期保存
- 利用IDE(开发者工具)进行编写并运行,它携带各种功能插件、编写代码效率更高更快。
Day_03:
1、Pycharm的下载和使用
-
免费方式
-
配置调整
-
文件后缀名
以上3点请自行跳转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aiMan/p/16723985.html
2、Python语法之注释
-
单行注释
-
井号加空格加需要注释的内容
-
Ctrl+?
eg:
# print('我爱鸡哥、我爱Python') # print('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print('行拂乱其所为') # print('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多行注释
-
''' 所需注释的内容 '''
-
""" 所需注释的内容 """
''' print('为天地立心') print('为生民立命') print('为往圣继绝学') print('为万世开太平') ''' """ print('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print('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print('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print('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print('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print('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print('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print('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3、PEP8规范
-
什么是PEP8规范
PEP是Python Enhancement Proposal的缩写,通常翻译为“Python增强提案”。
每个PEP都是一份为Python社区提供的指导Python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技术文档,其中的第8号增强提案(PEP 8)是针对Python语言编订的代码风格指南。
尽管我们可以在保证语法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随意书写Python代码,但是在实际开发中,采用一致的风格书写出可读性强的代码是每个专业的程序员应该做到的事情,也是每个公司的编程规范中会提出的要求,这些在多人协作开发一个项目(团队开发)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
PEP8的相关内容
空格的使用
1、使用空格来表示缩进而不要用制表符(Tab)。这一点对习惯了其他编程语言的人来说简直觉得不可理喻,因为绝大多数的程序员都会用Tab来表示缩进,但是要知道Python并没有像C/C++或Java那样的用花括号来构造一个代码块的语法,在Python中分支和循环结构都使用缩进来表示哪些代码属于同一个级别,鉴于此Python代码对缩进以及缩进宽度的依赖比其他很多语言都强得多。在不同的编辑器中,Tab的宽度可能是2、4或8个字符,甚至是其他更离谱的值,用Tab来表示缩进对Python代码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 2、和语法相关的每一层缩进都用4个空格来表示。 3、每行的字符数不要超过79个字符,如果表达式因太长而占据了多行,除了首行之外的其余各行都应该在正常的缩进宽度上再加上4个空格。 4、函数和类的定义,代码前后都要用两个空行进行分隔。 5、在同一个类中,各个方法之间应该用一个空行进行分隔。 6、二元运算符的左右两侧应该保留一个空格,而且只要一个空格就好。
标识符命名
PEP 8倡导用不同的命名风格来命名Python中不同的标识符,以便在阅读代码时能够通过标识符的名称来确定该标识符在Python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这一点上,Python自己的内置模块以及某些第三方模块都做得并不是很好
1、变量、函数和属性应该使用小写字母来拼写,如果有多个单词就使用下划线进行连接。 2、类中受保护的实例属性,应该以一个下划线开头。 3、类中私有的实例属性,应该以两个下划线开头。 4、类和异常的命名,应该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5、模块级别的常量,应该采用全大写字母,如果有多个单词就用下划线进行连接。 6、类的实例方法,应该把第一个参数命名为self以表示对象自身。 7、类的类方法,应该把第一个参数命名为cls以表示该类自身。
表达式和语句
在Python之禅(可以使用import this查看)中有这么一句名言:“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翻译成中文是“做一件事应该有而且最好只有一种确切的做法”,这句话传达的思想在PEP 8中也是无处不在的。
1、采用内联形式的否定词,而不要把否定词放在整个表达式的前面。例如if a is not b就比if not a is b更容易让人理解。 2、不要用检查长度的方式来判断字符串、列表等是否为None或者没有元素,应该用if not x这样的写法来检查它。 3、就算if分支、for循环、except异常捕获等中只有一行代码,也不要将代码和if、for、except等写在一起,分开写才会让代码更清晰。 4、import语句总是放在文件开头的地方。 5、引入模块的时候,from math import sqrt比import math更好。 6、如果有多个import语句,应该将其分为三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Python标准模块、第三方模块和自定义模块,每个部分内部应该按照模块名称的字母表顺序来排列。
4、变量与常量
-
什么是变量
- 可以改变的量,在Python中是用来存储数据的量
-
什么是常量
- 常量是不变的变量,例如常用的圆周率是常量,在Python中,常量通常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但事实上,Python没有严格的常量。
-
变量使用的语法结构与底层原理
-
name = 'HaiMan' """ 此处为变量的语法结构 name 对应的是变量名 = 对应的是赋值符号 HaiMan 对应的是数据值 底层原理: 当你创建一个变量的时候,会在内存空间申请一块区域用来存储数据值,然后给这个数据值绑定一个变量名,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个变量名来读取这个数据值。 """ x = 18 y = x print(x) print(y) """ 该语句的输出结果为: 18 18 推算过程为:数据值18的变量名是x,故:可以通过x这个变量名来找到数据值18, 接下来,y作为x的变量名,而x的数据值为18;故:y = 18 """
-
5、数据类型
-
什么是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就是对数据的分类,python3数据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Numbers(数字) String(字符串) List(列表) Tuple(元组) Dictionary(字典) Set(集合) Python3 的六个标准数据类型中: 不可变数据(3 个):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Tuple(元组); 可变数据(3 个):List(列表)、Dictionary(字典)、Set(集合)。 1、数字类型: python3的数字类型包括: int(长整型) float(浮点型) complex(复数) bool(布尔型)
-
整型int
-
用来存储整数的数据类型
a = 18 print(a)
-
-
浮点型float
-
用来存储小数的数据类型
PI = 3.14 print(PI)
-
-
字符型str
-
用来存储字符串的数据类型
name = 'HaiMan' print(name)
-
-
列表list
-
列表是元素的集合,将多个元素储存在一个变量中
lst = [11,66,88,'abc','你好!'] print(lst[1])
-
-
字典dict
- 字典是Python提供的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用于存放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 字典相当于保存了两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是关键数据,被称为 key;另一组数据可通过 key 来访问,被称为 value。
dit = {'name': 'HaiMan', 'age': 18 } print(d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