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开发阶段的工作流程
持续创作,加速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10 月更文挑战」的第5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开发阶段
云原生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后端发展
- 云原生下的开发
传统虚拟机:
在物理主机中虚拟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运维人员负责维护和交付虚拟机
每个虚拟机中都要安装相应的依赖环境
容器化:
容器是在操作系统中虚拟出来的
通过cgroup,namespace和Union Mount等技术实现了容器之间的相互隔离,同时容器只有很低的开销
应用和其依赖作为一个整体,打包成镜像交付
两者的区别是部署的形式不同
因此后端开发不再依赖运维人员创建程序的运行环境
-
微服务:
特点:
- 开发环境逐渐云原生化
- FaaS,PaaS等等技术,让开发逐渐从本地IDE向线上转变
- 从入职领到电脑搭建完一套完整的开发环境需要很久,通过WEB IDE等技术,环境未来将会开箱即用
-
团队的分支策略
- 不同的分支策略会影响团队的开发流程
- 有些团队会有一个专门的分支叫做release分支,大家都把代码合并到release分支,然后测试,发布,之后再把release分支合会master
- 有些团队会直接把开发的分支合入master,然后再用某个master上的commit发布
-
代码规范、自测和文档
-
代码规范
- 养成良好的注释习惯,超过三个月的代码,自己都会忘了当时在想什么。
- 不要有魔法数字,魔法字符串(例如:在判断条件里判断某个变量为2,可以用常量表示)
- 重复的逻辑抽象成公共的方法,不要copy代码
- 正确使用IDE的重构功能,防止修改错误
-
自测
- 单元测试
- 功能环境测试
- 测试数据构造
-
文档
- 大型改造需要有技术设计文档,方案评审
- 好的接口文档能更方便的和前端进行沟通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