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俗话 --- 存算一体芯片
存算一体芯片: “让厨房和仓库合二为一的革命”
-
冯·诺依曼瓶颈 (存储墙): 在传统芯片架构(CPU/GPU/NPU)里,计算单元 (CPU/ALU) 和 存储单元 (内存 DRAM) 是物理分开的。数据需要在两者之间来回搬运。
-
问题:
-
速度慢: 搬数据比算数据慢得多!就像厨师(计算单元)炒菜飞快,但每次取食材(数据)都要跑很远去冷库(内存)拿,大部分时间花在跑路上了。
-
耗能高: 搬动数据消耗的能量远超过计算本身。跑路比炒菜还累!
-
带宽限制: “路”(总线带宽)就那么大,数据多了就堵车。
-
-
-
存算一体是什么? 它打破了计算和存储分离的物理界限。直接在存储单元内部或紧邻存储单元的地方,原地进行数据计算。简单说:在仓库里直接开加工厂!
-
怎么做到的? 利用新型存储器件(如忆阻器 Memristor, ReRAM, PCM 等)的特性,它们不仅能存数据(0/1),还能在读取数据的同时,利用物理定律(比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完成简单的计算操作(如向量矩阵乘法)。
-
好处:
-
极速: 省去了漫长的数据搬运过程,计算在数据“家门口”完成,速度提升巨大。
-
节能: 大幅减少了数据搬运的能耗,能效比极高。
-
高并行: 天然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AI的核心需求)。
-
-
通俗比喻:
-
传统架构: 厨师在灶台(计算单元),食材在远处冷库(内存)。炒个宫保鸡丁,厨师得来回跑N趟拿鸡肉、花生、葱姜... 累死厨师,菜上得慢。
-
存算一体: 把冷库改造成智能料理台!食材(数据)就存放在料理台的智能格子里。厨师只需说“做宫保鸡丁”,料理台内部的微型“加工臂”(存算单元)立刻在对应的格子里对食材进行预处理和组合计算(向量乘加),瞬间把半成品或结果送到厨师手边。厨师几乎不用跑动,专注最后翻炒出锅,又快又省力!
-
-
适合什么? 对算力、能效要求极高,且计算模式相对固定的场景,尤其是AI推理、类脑计算。是突破“存储墙”瓶颈的颠覆性技术。
-
通俗总结:存算一体芯片就是打破“计算归计算,存储归存储”的传统,直接在数据存储的地方做计算,彻底消灭了“跑腿搬数据”这个最大的速度和能耗瓶颈,让计算效率产生质的飞跃。 它是未来超高效能AI芯片的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