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LBB

当你经历了暴风雨,你也就成为了暴风雨

导航

术语俗话 --- 嵌入式

简单讲除了pc和服务器的其他电子设备都是嵌入式

嵌入式系统是以特定功能为核心、软硬件可裁剪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下面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嵌入式系统的本质特征

  1. 专用性强

    • 为特定任务设计(如空调温控/汽车ABS)

    • 对比:PC/服务器是通用计算平台

  2. 资源高度约束

    • 有限的CPU/内存/存储(如单片机仅4KB RAM)

    • 对比:x86服务器可扩展至TB级内存

  3. 实时性要求

    • 工业机器人控制需微秒级响应

    • 对比:办公PC百毫秒延迟可接受

  4. 低功耗设计

    • 穿戴设备电池续航数月(如小米手环)

    • 对比:游戏PC功耗超500W


二、嵌入式 vs 通用计算的边界

特性嵌入式系统PC/服务器
硬件平台 ARM/MIPS/RISC-V MCU x86/x64 CPU
操作系统 FreeRTOS/RT-Thread/裸机 Windows/Linux/macOS
开发目标 功能可靠+低功耗+低成本 高性能+通用性
交互方式 无界面或简易UI(LED/按键) 图形界面+键鼠
典型场景 微波炉/车载ECU/智能电表 游戏/办公/云计算

三、“其他都是嵌入式”的例外情况

  1. 高性能计算设备

    • 工业工作站:产线视觉检测PC(运行专用软件但仍属通用架构)

    • 边缘服务器:5G MEC设备(采用服务器硬件但部署在嵌入式场景)

  2. 混合架构设备

    • 智能汽车座舱:仪表盘(嵌入式MCU)+ 中控屏(Android车机)

    • 高端打印机:控制主板(嵌入式Linux)+ 用户屏(定制安卓系统)

💡 关键判断原则:是否具备通用编程能力

  • 能随意安装第三方软件(如手机/智能电视)→ 通用计算设备

  • 功能固化不可扩展(如路由器/电梯控制器)→ 嵌入式系统


四、嵌入式技术的演进趋势

  1. 泛在化

    • 2023年全球人均拥有4个嵌入式设备(来源:Gartner)

    • 从传统家电到AIoT设备(如ChatGPT终端推理盒)

  2. 高性能化

    • 车规级芯片算力突破1000TOPS(英伟达Thor)

    • 边缘AI设备运行大模型(Llama 3 on Jetson)

  3. 软硬件融合

    • RISC-V开源架构崛起(玄铁C910芯片)

    • 微内核OS替代Linux(华为LiteOS)


五、典型误解澄清

❌ 误区1:嵌入式=低性能
✅ 事实:医疗CT机嵌入式系统算力超早期服务器
❌ 误区2:必须有物理外壳
✅ 事实:软件定义无线电(SDR)中FPGA程序也是嵌入式系统
❌ 误区3:不能联网
✅ 事实:工业物联网网关本质是网络化嵌入式设备


终极定义(IEEE标准)

嵌入式系统是“包含机械部件与电子控制的跨学科系统,其核心是执行预定功能的计算模块”
—— 符合这一定义的均属于嵌入式范畴,与设备形态无关。

例如:

  • ✅ 胰岛素泵(安全关键型嵌入式)

  • ✅ SpaceX火箭控制器(高可靠嵌入式)

  • ❌ MacBook(通用计算设备,尽管含嵌入式控制器EC)

posted on 2025-07-09 06:28  GKLBB  阅读(3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