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资料 --- 防守成果报告
防守队成果名称: XXX单位
攻击源 IP: XXX.XXX.XXX.XXX
被攻击系统名称: XXX单位网站
http://YYY.YYY.YYY.YYY/
YYY.YYY.YYY.YYY
网络层级: ☒互联网 ☐办公网 ☐业务内网 ☐生产网被攻击系统完整 URL:http://YYY.YYY.YYY.YYY/被攻击系统 IP: YYY.YYY.YYY.YYY
一、监测发现
1、采用工具或手段
监测发现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为(需要截图):
☒ 安全设备 ☒ 流量分析 ☐ 态势感知平台
☐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发现使用的工具或手段证明截图】
(此处应附上WAF告警截图或流量分析平台截图)
2、及时性
攻击时间:6月26日5时0分 发现时间:6月26日6时35分
从攻击开始到发现,用时1小时35分钟,发现较为及时。
3、有效性
发现攻击方有效攻击手段为(请点击方框“”选择攻击手段):
☒ 互联网侧信息收集 ☐ 涉“重点人”敏感信息收集
☐ 供应链信息收集 ☒ 应用层漏洞利用
☐ 系统层漏洞利用 ☐ 钓鱼邮件攻击
☐ 社工欺骗利用攻击 ☐ 弱口令攻击
☐ 网站木马攻击 ☐ 内核/内存木马攻击
☐ 无线网络攻击 ☐ 物理接触攻击
☐ 权限提升 ☐ 授权、认证机制绕过
☐ 搭建隐藏通道 ☐ 内网敏感信息搜集利用
☐ 供应链打击 ☐ 内存口令提取
☐ 其他攻击手段:
【有效性证明截图】
(此处应附上能够证明攻击手段的日志截图,例如包含ThinkPHP漏洞利用特征的Web访问日志)
二、分析研判
1、锁定涉事单位及关联单位
确定该起事件涉及的资产范围:云主机
资产所属单位:XXX单位
运营单位:XXX单位
2、锁定主要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
确定该起事件的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其他具体负责人员等人员及其相关责任:
主要责任人:姓名:XXXXX, 职务XXXXXX
直接责任人:姓名:XXXXX, 职务XXXXXX
其他具体责任人:请填写其他具体负责人员及其相关责任
3、明确事件性质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事件性质(按照涉事单位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应急处置预案确定事件性质及应有的处置方案):
根据《XXX单位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标准,本次事件属于 “信息收集类网络安全事件(V级)”。
该级别事件的定义为:外部实体对本单位信息系统进行扫描、探测等信息收集活动,或利用漏洞进行试探性攻击以获取立足点,但未成功造成核心系统权限失控、关键业务中断或敏感数据泄露的事件。
事件定性分析:
经研判,攻击者的主要行为表现为利用公开的php漏洞使用nmap等工具对目标系统进行自动化探测。其核心意图是获取一个临时的服务器立足点,以便对网站后台管理路径、数据库配置文件等敏感信息进行深度扫描和收集。
我方防御体系已及时告警并介入处置。攻击者的行为链被中止在“获取权限并准备信息收集”的初始阶段,并未对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造成实际损害。因此,根据预案,将本次攻击的核心意图和最终影响综合判定为V级信息收集类事件。
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预案,应启动常规应急处置流程,并采取以下措施:
- 
隔离风险: 立即通过防火墙策略阻断攻击源IP,临时隔离受影响的云主机。 
- 
分析溯源: 分析Web日志和系统日志,确认入侵点和攻击路径。 
- 
全面排查: 对服务器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无其他后门或潜在风险。 
- 
恢复业务: 在确认安全风险已完全消除后,恢复网站对外服务。 
- 
内部通报: 将事件情况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 
【附件图片描述】
(此处应附上《XXX单位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中关于事件分级分类标准和响应流程的页面截图或文件,其中V级事件的定义应与上述描述一致。)
4、研判攻击的影响范围
确定攻击事件对业务连续性、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带来的影响,并明确影响范围:
- 
业务连续性影响: 攻击扫描行为未对网站任何实质性影响。 
- 
稳定性影响: 攻击行为仅为验证漏洞,未执行任何破坏性操作,系统稳定性未受实际影响。 
- 
数据安全性影响: 经核查不存在数据泄露风险,数据安全未受影响。 
- 
影响范围: 影响范围被严格控制在单台Web服务器的漏洞验证层面,未发生内网横向移动。 
5、分析研判采用的工具或手段
在分析研判过程中采用的工具或手段:
☒ 日志提取工具(名称:grep/awk)
☒ 关联分析工具(名称:WAF日志平台)
☐ 情报提取工具(名称:)无
☐ 其他:___________
【研判过程中采用的工具或手段截图】
(此处应附上使用grep/awk分析日志的终端截图或WAF日志分析界面的截图)
6、还原攻击路径
6.1 入侵点确认: http://YYY.YYY.YYY.YYY/
6.2 是否发生内网横向: ☐是 ☒否,如是则描述确定内网横向范围: 无
6.3 绘制攻击路径图:
【攻击路径图】
(此处应附上一张图,清晰展示:攻击源IP -> 互联网 -> 防火墙/WAF -> Web服务器(YYY.YYY.YYY.YYY) -> ThinkPHP漏洞利用)
三、应急处置
1、抑制攻击的能力
1.1 阻断有效攻击源(如IP、物理接口、服务等)
- 
攻击时间:6月26日6时35分 
- 
发现时间:6月26日6时40分 
- 
阻断时间:6月26日6时40分 
- 
阻断方式: 阻断IP: 在边界防火墙和WAF上,将攻击源IP XXX.XXX.XXX.XXX 加入黑名单。 
- 
A. 阻断 IP: 攻击源 IP XXX.XXX.XXX.XXX 
- 
B. 阻断物理接口(xx机房xx设备xx物理接口): 无 
- 
C. 阻断服务(xx服务xx接口): 无 
- 
D. 处置社会工程学攻击(请简要说明处置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方式与效果): 未采用社会工程学攻击 
- 
E. 其他: 无 
2、根除攻击的能力
2.1 漏洞定位与修复能力
- 
定位漏洞时间: 6月26日6时40分 
- 
修复漏洞时间: 6月26日6时40分 
- 
清除或处理攻击工具、异常账号等攻击载体: 未上传恶意载体 
3、恢复能力
- 
恢复时间: 6月26日6时40分 
- 
详细描述: 在完成漏洞修复和风险排查后,于6月26日6时40分将网站恢复对外访问。 
四、通报预警
1、准确性
(将涉及该事件的时间、影响范围、危害以及对策措施等情况,详实准确的通过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
已形成《关于我单位网站遭受漏洞扫描事件的情况说明》,内容包括:
- 
事件概述: 2024年6月26日,我单位网站(YYY.YYY.YYY.YYY)遭到来自IP XXX.XXX.XXX.XXX 的自动化漏洞扫描。 
- 
攻击手段: 攻击者利用ThinkPHP框架的公开漏洞,成功写入探针文件以验证漏洞。 
- 
影响范围: 事件仅为漏洞验证,未造成数据泄露或业务影响。 
- 
处置情况: 已完成攻击IP封禁、漏洞修复和风险排查。 
- 
对策措施: 已对全单位所有Web应用进行同类漏洞排查。 
2、穿透性
(将通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一线实战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 
通报路径: 网络管理员(XXX) -> 信息中心主任(XXX)。 
- 
通报方式: 通过内部工作群和邮件进行情况说明。 
3、有效性
(针对该起事件,相关方在接到通报后,开展的隐患消除工作):
(此项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例如:信息中心主任(XXX)收到通报后,立即指示对单位内其他Web系统进行同类漏洞排查,并于当日完成所有系统的安全加固工作。)
五、协同联动
A. 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
(针对该起事件,单位内部安全部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在处置事件过程中的联动机制如情报共享、责任分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
本次事件为低级别安全事件,由信息中心内部独立完成处置,按照标准流程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未启动跨部门联动。
B. 与下属单位的联动
(针对该起事件,本单位与下属单位在处置事件过程中的联动机制、责任分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
不适用。
六、追踪溯源
1、溯源到场内攻击队设备信息
(请详细描述追踪溯源的过程,完整还原溯源路径):
不适用,攻击源来自场外互联网。
2、溯源到场外攻击队设备信息
(请详细描述追踪溯源的过程,完整还原溯源路径):
过程描述与结论: 经威胁情报平台查询,IP XXX.XXX.XXX.XXX 被标记为“恶意IP”和“扫描僵尸网络节点”,判断其为攻击者使用的代理服务器或失陷云主机(“跳板机”),并非攻击者的真实设备。
3、溯源到攻击队员虚拟身份
(请详细描述追踪溯源的过程,完整还原溯源路径):
过程描述与结论: 攻击行为高度自动化,利用的是公开漏洞和通用脚本,写入的探针文件(test.php)为最常见的验证代码,不包含任何个人或组织特征,无法关联到攻击者的虚拟身份。
4、追踪溯源攻击主机或攻击控制主机
(请详细描述追踪溯源的过程,完整还原溯源路径):
过程描述与结论: 成功追踪并封禁了直接发起扫描的跳板机 XXX.XXX.XXX.XXX。由于攻击者使用了代理和公开的自动化工具,无法进一步追踪其背后的真实攻击控制主机。溯源工作已达到我方技术能力的极限。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