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底,九州云99Cloud龚永生正式任命为Tacker项目Core,成为该项目中国首位Core。作为业界“大师兄”,此次获Core激发了整个九州云99Cloud技术团队的激情与热情,在“技术为王”的OpenStack环境下,争做OpenStack Core成为了工程师们的努力的方向。
对于Tacker项目来说,其孵化阶段的发起者大部分来自ODL社区,同比OpenStack集成上较缺乏经验,因此基金会主动邀请龚永生加入该项目,并成功让Tacker项目从孵化阶段转为正式项目 。要问Tacker项目的意义是什么?它主要在于驱动OpenStack从SDN迈向NFV,并推进OpenStack成为NFVI的事实标准。
Tacker,OpenStack NFV MANO项目
NFV MANO架构示意图
Tacker所属于OpenStack社区的开源项目,主要用于解决NFV编排和VNF管理,是在OpenStack社区提供的MANO中实现。在这个实现中,NFVI使用的是基于OpenStack的高可用云架构,具体包括:1) OpenStack核心及定制化服务模块。2) 电信级高可用加强。3) 标准硬件层服务器资源。 1.Tacker的NFVO主要功能1) 采用解耦的VNF, 模板化的网络服务端到端的部署。2) 采用SFC 连接VNF。3) VIM 资源检查和资源定位。4) 可以跨多个VIM 部署管理VNF 2.Tacker的VNFM主要功能1) VNF 服务目录。2) VNF的基础配置。3) 基于ETSI MANO标准的VNF生命周期管理(定义/启动/停止/关闭) 。4) 已经部署的VNF的性能和健康监控。5) VNFs 基于策略的自愈。
Tacker内部架构Tacker架构示意图1) VNFD Catalog,呈现VNF(VNF描述符)。采用TOSCA( 针对云应用的拓扑与编排规范)来表达,该规范描述了VNF的属性。VNFD Catalog是负责对VNFD目录的维护。
2) VNF VDU的创建,VNF创建是基于VNFD模板。Tacker通过编译TOSCA模板把其翻译成OpenStack Heat模版,然后通过Heat来实现VNF的实例化。Tacker还侧重于VNF的配置和持续性监控,如果需要,自动修复可贯穿ETSI MANO所描述的整个生命周期。
3) VNF 放置,OpenStack Nova的许多功能可以在调度程序中被使用。Tacker可以通过Heat模板使用OpenStack Nova设置计算基础设施。计算资源可以针对VNF进行优化,例如:用SR-IOV Passthrough、NUMA、CPU pinning和大页面分配等特定属性创建等。
4) VNF Configuration,Tacker将通过配置驱动推动VNF所需的特殊配置。不同的VNF厂商可以为他们的VNF编写自己的配置驱动,配置管理被设计为可插入式框架。另一个方法是使用SDN控制器。目前已经就如何将SDN和NFV整合在一起展开了许多讨论。关于使用SDN控制器插件的Tacker,如何推动配置使用SDN控制器南向接口的特殊VNF,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 VNF Monitoring,Tacker可以随时使用如icmp-ping和http-ping等可加载的监控驱动。它们还与Ceilometer进行整合,如今VNF厂商已经能够编写自己的带有特殊监控属性的监控驱动。
龚永生是国内第一个Core,曾经是Quantum项目(即现在的Neutron项目)主要发起者和拓荒者,如今他又在更深的网络领域重新开始,承担起NFV未知新领域的拓荒工作。
九州云99Cloud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在近一年的时间内,频频传来技术人员成为社区重要项目Core的喜讯。在未来,九州云99Cloud依旧会秉承社区贡献和行业实践结合的理念,为各行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让更多的企业用户接受OpenStack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