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我的区别

在码农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普通程序员与专家之间的区别以及给与的几点意见[1]。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有体会,拿出来与各位分享一下。文末有原文链接。

文章列举了专家具备的六点特性:

  1. 专家能为疑难问题想出明显又简单的解决方案。
  2. 当答案并不显而易见的时候,他们知道去哪里找答案以及如何找答案。
  3. 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事物。因为理解透彻,所以他们能解释每个底层的抽象层面。虽然说没有必要了解太多的层面,但理解得越透彻,总是越好。
  4.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具体的,易于维护和重新应用。
  5. 他们能够来分辨出那些并不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哪里出了问题,通过事实而不是个人观点来支持论点。
  6. 他们的代码常常具有巧妙的表达力。

文章提到的六点特性对于各行各业的专家都适用,印证了“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我这种“不幸的”的就需要去学习“幸福”如何练就的。结合本人有限的认识进行粗浅的剖析这六点,我得出如下对应关系(上述的列表顺序与下述列表一一对应):

  1. 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
  2. 具备知识联系能力。
  3. 知识储备量大,种类丰富。能深挖内事物内在规律。
  4. 实践能力强。
  5. 行业经验丰富。
  6. 基本功扎实。

总体来说专家就是那种他提出一个方案,你会瞬间想“我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太牛逼了”。要是一个人自称专家,却在没完没了的分析外部环境,说一堆宏观抽象的问题那基本就是“砖家”。以后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种的六点区别“专家”和“砖家”。

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是兼具头尾的,抛出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的话不免有装逼的嫌疑。文章在后面给出了如何从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转变为一个卓越的程序员(专家)。

  • 每天编码。发布一些可以工作的东西。
  • 不要孤单地写代码。独木难成林。互联网和网上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尤其是,当你在一家满是“哑巴”的“哑巴”公司工作的时候。
  • 阅读。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思维广度。所以多多阅读是好事。但如果你连续阅读几天,却对你读过的内容不做任何有成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停止这种无效的阅读方式。
  • 有互联网和网上那些真材实料的人就足够了。如果你碰巧发现自己居住的附近有人能给你提供帮助,是堪当导师的,那就更好了。当然,互联网最适合性格内向的人。

四点建议还是相当靠谱的,概括起来就是三点。第一,坚持练习,打好基础;第二,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第三,技术交流。个人觉得四点建议种都需要一种特质--坚持。坚持每天编码,有多少人能做到?坚持阅读,又有多少能做到?坚持每天编码,阅读,能做到的真的是凤毛菱角。写到这想说说“坚持”这个话题。

看过不少关于成功的鸡汤,无一例外都会提到“坚持”。一般都会说精英会设定一个长期清晰的目标,少则五年多则十几二十年才能实现。精英们日复一日的朝着目标前进,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最终获得成功。大部分人都只能实现一个短期的目标,一般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能实现,如果目标是模糊的基本不可能实现。一件事情能做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需要多大的精神力?想想都觉得可怕。这么想想,不得不佩服行业大佬和行业专家。研究显示,将一件事连续坚持21天就能形成习惯,在往后继续坚持到第90天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行为,就好像天生如此--21天效应。对于那些能将一件事坚持十几二十年一直做下去的人,这件事是不是就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像从他生下来他就知道自己要做一样?

坚持......朝着成为专家的目标前进。

[1] http://www.codeceo.com/article/programmer-good-to-great.html

posted on 2019-04-14 09:44  FightLi  阅读(1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