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开发新方法,检测大语言模型幻觉
牛津大学开发新方法,检测大语言模型幻觉
🚀 标题: Detecting Hallucinations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Using Semantic Entropy
🏫 团队: 牛津大学
🌐 来源: Nature, 2405.19648
🛎️ 文章简介
🔺背景: 大语言模型(LLMs),如ChatGPT和Gemini,虽然在推理和问答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常常生成错误的、不可靠的内容,这种现象被称为“幻觉”。幻觉问题在法律、新闻甚至医学等领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可靠地检测和避免这些幻觉是当前研究的关键。
📝贡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的创新方法,通过语义熵来检测LLM生成内容中的幻觉。这种方法不仅在词序层面进行分析,更在语义层面上估计不确定性。研究者通过对多个输出的变化量(熵)进行测量,判断模型是否对答案的实际含义存在不确定。这种方法无需先验知识,对不同数据集和任务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对多个模型(包括GPT-4、LLaMA 2)和各种问答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发现该方法在检测错误回答方面显著优于现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语义熵可以有效识别短文传记中的错误陈述,并在医学诊断等关键领域提高模型的可靠性。
🔑 关键步骤:
1. 生成: 从给定上下文x的预测分布中抽样输出序列。
2. 聚类: 使用基于双向蕴涵的聚类算法按其含义对序列进行聚类。
3. 熵估计: 通过对共享含义的序列的概率求和并计算其熵来估计语义熵。
💡 结论: 该研究展示了语义熵在提高LLM可靠性方面的潜力,尤其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场景中。虽然该方法相较于直接生成答案会增加计算成本,但在保证准确性的情况下,这些成本是值得的。研究团队建议,在使用LLM时,应结合语义熵来判断答案的可靠性,避免因幻觉导致的错误应用。
🔍 个人观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从语义层面进行不确定性评估,这为检测LLM幻觉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方法。尽管该方法在计算上稍显复杂,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高风险领域如医学和法律中更显重要。
1. 生成多个答案
2. 语义聚类
3. 计算语义熵
-
离散语义熵:统计每个语义等价群组的频率,将其视为概率分布,然后计算熵。
-
连续语义熵:如果能够获得模型输出的概率,则可以直接计算每个答案的概率分布,再计算熵。
4. 判断不确定性
5. 验证与优化
posted on 2025-03-18 22:34 ExplorerMan 阅读(12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