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用户可能会要求系统实现的任务。用例(叙述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交互)需要被书写的。
第二步:看用例中的名词,一些可能是需要实现的类.回头看看用户提供的一些建议和信息.这样可以获得别的类,以及储存在它们中的数据.这样概念模型就形成了.概念模型就是用来显示类和属性的.
第三步:概念模型是完成之后,高层次的序列图需要被构建.序列图视觉的描绘了类之间的交互.应该给每个用例创建一个序列图.序列图有两方面的帮助:1.可以揭示设计的不足.2.给团队提供类中必须出现的方法.
第四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类图。在类图中列出了软件系统必须实现的所有的类和它们的属性和方法。它也显示了类之间的关系.
 
与上述同时,规格文件被起草。规格文件是为了提供系统特点和大致实现的一个文本描述
在规格文件包括被储存在数据库的数据,图形用户界面元素,和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那个
规格文件被客户阅读和批准,将作为软件运行的合同。

此外,对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工作被完成。
所有主要的Windows和对话框被完成。
最后,术语表被建立.以确保成员的设计团队(以及我们的客户)共同商定的词汇。

----------------------------------------------------------------
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在书的概述部分,这段写的挺好.就翻译了一些,翻的一般.只要自己明白就行了.
其实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这么完备的文档和步骤,相对都比较"敏捷"些.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有能力方面的问题:uml,case工具,OOD.也有时间方面的问题:系统的完成这些文档需要大量的时间.不过总的来说做的很迷茫.类和行为完全来自于灵感.....
时常看看这个,思路豁然开朗.在分析中要灵活运用.不必拘泥于所有步骤.这就是我的一点感触吧.

posted @ 2008-05-25 12:52  烈马狂生  阅读(3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