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故障判断

 主机板故障
AMI BIOS响铃声的一般含义
一短声,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更换内存
二短声,内存奇偶校验错误。进入CMOS设置,将内存Parity奇偶校验选项关掉,即设置为Disabled。
三短声,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更换内存。
四短声,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
主机板故障
AMI BIOS响铃声的一般含义
五短声,CPU错误。但未必全是CPU本身的错,也可能是CPU插座或其它什么地方有问题
六短声,键盘控制器错误。如果是键盘没插上,那好办,插上就行;如果键盘连接正常但有错误提示,则不妨换一个好的键盘试试;否则就是键盘控制芯片或相关的部位有问题了
七短声,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这也属于主板的错。
主机板故障
AMI BIOS响铃声的一般含义
八短声,显存读/写错误。显卡上的存贮芯片可能有损坏的。如果存贮片是可插拔的,只要找出坏片并更换就行,否则显卡需要维修或更换
九短声,ROM BIOS检验出错。换块同类型的好BIOS试试,如果证明BIOS有问题,你可以采用重写甚至热插拔的方法试图恢复。
十短声,寄存器读/写错误。只能是维修或更换主板。
十一短声,高速缓存错误
主机板故障
听不到beep响铃声也看不到屏幕显示 首先应该检查一下电源是否接好。其次得看看是不是少插了什么部件,如CPU、内存条等。再次,拔掉所有的有疑问的插卡,只留显示卡试试。最后找到主板上清除(clear)CMOS设置的跳线,清除CMOS设置,让BIOS回到出厂时状态。如果显示器或显示卡以及连线都没有问题,CPU和内存也没有问题,经过以上这些步骤后,微机在开机时还是没有显示或响铃声,那就只能是主板的问题了
主机板故障
Award BIOS的响铃声含义
一长二短:显示卡没插好,或显示器接头处松动了
二短声:表示CMOS中有不正确的设置
一长一短:RAM或主板出错
一长三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一长九短:可能是BIOS损坏 
常见的文字提示
BIOS ROM checksum error - System halted   BIOS校验和出错,说明BIOS代码遭到损坏。更换一个BIOS芯片或自己动手进行BIOS芯片刷新重写
CMOS battery failed   给CMOS供电的主板上的电池失效,如果开机一段时间后重新启动微机时仍然出现此提示,就应该更换电池。
CMOS checksum error - Defaults loaded   CMOS校验和出错,因此系统加载BIOS缺省的配置设定。此错误通常由于电池失效所引起,检查电池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换。
常见的文字提示
Floppy disk(s) fail   不能发现或初始化软驱。检查软驱数据线和电源连线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软驱,就在CMOS Setup中将Diskette Drive设置为NONE。 
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   不能发现或初始化硬盘控制器或硬盘。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数据线是否连接正确,或硬盘后背的跳线是否设置正确。如果一根硬盘线上有两个硬盘或光驱,其中一个设置为Master,另一个应设为Slave。如果没有安装硬盘,应在CMOS设置中将硬盘设置为NONE或 AUTO。
常见的文字提示
Hard disk(s) diagnosis fail 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现有坏的硬盘。可以先把被怀疑的硬盘接到其它微机上试一试,以确认硬盘确实有故障。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 不能初始化键盘。检查键盘是否连接好,键盘上有没有重物压在按键上。
Memory test fail    内存测试时发现错误码。随后屏幕还会进一步显示内存错误的类型和位置。 
常见的文字提示 
Override enabled - Defaults loaded    如果系统不能按照当前CMOS的配置启动,则按照BIOS缺省设置启动。
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   一些原装机往往会更改BIOS的开机画面(个人也可以更改),被更改后的BIOS会在屏幕的底部显示这样一行提示,以便用户按下TAB键后,还原到BIOS的正常开机画面显示。
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   第一硬盘接口上的主硬盘有错误。
主机板故障
开机无显示,且不自检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损坏或被CIH病毒破坏BIOS造成。一般BIOS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是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判断BIOS是否被破坏
CMOS设置不能保存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对此予以更换即可,但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同样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有两种可能:1、主板电路问题,2、主板CMOS跳线问题,有的因为人为故障,将主板上的CMOS跳线设为清除选项,使得CMOS数据无法保存。
主机板故障
安装windows或启动windows时鼠标不可用 1、 cmos设置错误。在cmos设置的电源管理栏有一项modem use IRQ项目,他的选项分别为3、4、5等,一般它的默认选项为3,将其设置为3以外的中断项即可。此类故障一般常见于老式586电脑,现在的主板一般不会出现此类故障。 2、在一些老式586电脑上其COM口与LPT口是靠一根信号连接线连到机箱外的,其COM口的信号连接线随主板不同,其接法也有所不同,如若接法不对也会导致鼠标不可用,它的接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信号线按照1至9的顺序依次与连接头相连。2、信号线与连接点交叉相连,连接头上面一排分别连接信号线的1、3、5、7、9,下面一排为2、4、6、8。
主机板故障
主板COM口或并行口、IDE口损坏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带电插拔相关硬件造成,此时用户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须先禁止主板上自带的COM口与并行口。 
电源单独工作时正常但接上主板后电源不工作 这是因为主板上有短路现象,使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工作,切断电源。可用观察法和静态测试法找到故障点
主机板故障
ATX结构主板通电即开机故障的解决 ATX结构的电源启动是靠检测一个电容的电平信号来启动的,在按下电源插座开关的时候,由于开关不能保证一次接通良好,所以会产生一个短暂的冲击电流。这时候可能就会引起ATX电源的误动作,使机器启动。另外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下,长时间不使用机器,会让这个电容缓慢的放电,当电源接通的时候,瞬间的充电电流可能也会引起ATX电源误动作。还有在有些主板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中,有个PWRON AFTER PW-FAIL的设置项来设置这个功能,它有3个选项,分别为ON(开机)、OFF(关机)和formER-STS(回到断电之前的状态)。应该设置成OFF,这样在停电后突然来电就不会自己启动了   
内存故障
内存故障
开机无显示主机扬声器长时间蜂鸣
  由于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损坏、主板内存槽有问题或内存不匹配造成。
内存故障
随机性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此类现象比较常见。还有就是在BIOS中内存参数设置错误。
内存故障
开机有显示,能听到机器自检声。但是屏幕僵在自检的某一步,有时光标不停闪烁,偶尔出现错误提示   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BIOS设置不当造成的。一般是内存的类别设置(快页式、EDO、SDRAM等)与实际不符,内存的存取速度(如DRAM Read Burst Timing 以及DRAM Write Burst Timing选项等)设置过快。如果用户的内存性能无法达到要求而强行设置,那么就容易发生死机。另外,不同品牌的内存混用以及Cache的设置失误都会造成死机 
内存故障
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可以尝试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内存故障
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芯片质量不良或软件原因引起,如若确定是内存条原因只有更换一途。
内存加大后系统资源反而降低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不兼容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条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即使系统重装也不能解决问题。
内存故障
Windows启动时,在载入高端内存Himem.sys时系统提示某些地址有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由于内存条的某些芯片损坏造成,更换内存条或更换内存颗粒
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多留一些空间即可,一般保持在300M左右为宜。
内存故障
从硬盘引导安装Windows进行到检测磁盘空间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将其屏蔽掉即可解决问题。一般建议直接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安装Windows系统
检测到的内存容量和实际容量不一致 若系统有2条以上内存,则可能是某一内存未插紧或损坏。若只有一条内存或有2条以上内存且都完好,则可能是单条内存容量较大,主板不能识别,或内存总量超过主板支持的范围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检修原则
平时一定要备份你硬盘的关键数据,除了平常你所知道要备份的数据,分区表和引导区是最根本的!
在出错后,如果尝试过一两次磁盘扫描依然没能解决问题的,切忌反复地试验磁盘扫描和自动修复,因为如果是物理故障的话,这样会让硬盘在已经出问题的区域造成更大的读写磨损,不但于事无补,往往还会扩大坏扇区。应该把重点转移况备份转移这个坏硬盘的数据上
硬盘故障
文件系统损坏 这是常见的由操作系统导致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丢失链接,或是文件分配表错误,其实只要用户经常使用W1ndows 自带的Scan Disk扫描硬盘文件系统中的可能错误,再用硬盘整理工具整理·一下,避免过多的混乱的文件数据块之间的链接,就能避免此类问题。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类问题的话,那么可以用Norton等工具软件来修复,如果操作系统已经彻底崩溃,那么数据一般来说是保不住了,只有将硬盘重新格式化,文件分配表会被自动重建。 
硬盘故障
硬盘读写测试没有问题,测试程序和ScanDisk也查不出问题,可是无论FDISK和formAT多少次,就是无法从硬盘启动操作系统 主引导扇区(MBR,在硬盘的0面0道1扇区) 损坏,但硬盘的MBR的特定标志位仍然存在。操作系统读到该标志位认为以前曾经做过FDISK,所以只是将以前的数据恢复,而不会重建(覆盖写),当计算机系统启动时读到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上的错误数据后,就会导致启动失败。只要在FDISK的时候加上/MBR参数强制将MBR上的数据重建,然后再FDISK、formAT就可以了
硬盘故障
硬盘读写数据时频繁出现错误,莫名其妙地出现大量的坏道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用户超频使用CPU的时候,而且更容易发生在超外频使用的情况。由于硬盘无法跟上超过的外频,引起硬盘读写错误频繁发生,以及大量坏道的出现,甚至于系统崩溃
硬盘工作时出现异常响声 这说明硬盘内部机械部分有问题,尽快将数据备份,对硬盘进行全面的检查
硬盘故障
机器上原有一块工作正常的硬盘,当又添加一块硬盘的时候,两块硬盘都无法工作 两块硬盘的参数设置不同或是使用不同的IRQ或是DMA,导致运行时的不兼容,影响了正常的使用。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两块容量、寻道时间等参数都相差较大的硬盘之间。 一般可以通过将两个硬盘分别接在不同的IDE接口上来解决。对于那些容量很小,性能很差的古董硬盘,建议不要再使用。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两个不同的ATA设备之间
硬盘故障
硬盘有坏道 若未过保修期则可送到厂家更换,若过了保修器可用低级格式化软件低格硬盘,尝试修复坏道,或重新formAT将其去除,也可用磁盘工具软件在不破坏其他数据的情况下将坏区单独化到一个分区
用主板自带的低格程序低格硬盘后,硬盘数据仍然存在,与未低格前一样   此类现象比较常见,我们只要变换硬盘的mode模式即可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将LBA模式变换为normal或large模式,待低格硬盘后再变换为原来的LBA模式即可解决问题。
硬盘故障
不能用FDISK进行分区,或某些分区不能删除   此类故障是由于分区信息有错误造成,一般是人为造成,容易发生在一些原装机上,这些机器经常会建立一个不能删除的分区用来恢复系统所用,倘若我们要删除其分区以增大硬盘使用空间,可借助磁盘工具软件自带的将其第一扇区的数据全部以“0”代替,然后写进去,即可予以解决。
硬盘故障
计算机在内存检测完成后死机且键盘无响应   此类故障常见于较新型号的主板,如810、815主板,由于现在主板的IDE口设备都是每次启动电脑时自动检测设备,不是像以前的老主板在CMOS内检测硬盘,是以当电脑启动时若IDE设备接线错误,会导致电脑长时间检测IDE设备而停止响应。此时我们可以检测接线是否正确及IDE信号线有无问题来解决该故障。
硬盘故障
硬盘速度特别慢 硬盘电缆线质量不佳或某些主板驱动程序的ATA66总线程序未安装
新购置了大容量的硬盘但机器无法识别 这种问题是由于主板较老,不支持大于8.4G以上的硬盘造成的,可以升级主板或主板BIOS,也可以用硬盘自带的DM分区软件分区,还可以购买自带LBABIOS的多功能I/O卡,它自带的BIOS能识别大容量硬盘
硬盘故障
提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提示:NO ROM BASIC   此类故障是由于没有设置激活分区引起,用FDISK设置激活分区即可。
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1、进入CMOS重新设置硬盘参数。 2、系统引导标志被更改,如果分区信息在则需要格式化,分区不在则需要重新分区。
硬盘故障
提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用软盘启动重新传输系统即可,如若不行,那就只有重新分区格式化了。
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提示S.M.A.R.T故障 这是厂家内置在硬盘里的自动检测功能在起作用,说明您的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可能会影响正常运行,应该赶快备份转移原有的数据。
显示卡故障
显示卡故障
开机无显示   由于显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主板插槽有问题造成,对其予以清洁即可。对于一些集成显卡的主板,唯有将主板上的显卡禁止方可使用。由于显卡原因造成的开机无显示故障,主机在开机后一般会发出一长两短的蜂鸣声
显示卡故障
在Windows里出现一些异常的竖线或不规则的小图案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的显存出现问题或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造成,需要清洁显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换显卡即可予以解决。
开机启动时屏幕上有乱码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显卡接触不良引起,可对其清洁后即可予以解决问题。
显示卡故障
Windows里面出现花屏,看不清字迹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示器或显卡不支持高分辨率造成,花屏后我们可以切换启动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后再在win98里面进入显示设置,在16色状态下点选应用、确定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再在win98正常模式下删掉显卡驱动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予以解决。
在Windows里面出现文字,画面显示不完全   对此可按上面花屏的方案予以解决,如若画面能够看清,只要删除显卡驱动程序,再重新启动计算机装入显卡驱动程序即可予以解决。
显示卡故障
显卡驱动程序载入,运行一段时间后驱动程序又自动丢失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质量不佳或显卡与主板不兼容,使得显卡温度太高,从而导致运行不稳定或出现死机现象,唯有更换显卡一途予以解决,如若还不能解决此类故障,那就说明注册表有问题,对注册表恢复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
显示卡故障
显示颜色不正常   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1、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2、显示器原因;3、在某些软件里面颜色不正常,一般常见于老式机,在BIOS里面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将其开启即可;4、显卡损坏;
显示器故障
显示器故障
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水平位置、垂直位置、颜色、图形显示不正常 调节相应的旋钮或菜单项解决
显示字迹模糊不清 聚焦失调,打开显示器外壳,调节高压包上的聚焦电位器即可
显示器故障
屏幕上有色斑 显示器被磁化,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的物体过近所致,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偏转的现象。可以利用显示器提供的消磁功能进行消磁 
显示器偏色 显示卡和显示器连接线或连接头有故障,或显示器内部故障
其他外设故障
鼠标故障
找不到鼠标
1、鼠标彻底损坏,需要更换新鼠标。
2、鼠标与主机连接串口或PS/2口接触不良,仔细接好线后,重新启动即可。
3、主板上的串口或PS/2口损坏,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是这种情况,只好去更换一个主板或使用多功能卡上的串口。
4、鼠标线路接触不良,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接触不良的点多在鼠标内部的电线与电路板的连接处。
鼠标故障
鼠标能显示,但无法移动   鼠标的灵活性下降,鼠标指针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而是反应迟钝,定位不准确,或干脆不能移动了。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鼠标里的机械定位滚动轴上积聚了过多污垢而导致传动失灵,造成滚动不灵活。可以打开胶球锁片,将鼠标滚动球卸下来,用干净的布蘸上中性洗涤剂对胶球进行清洗,滚动轴等可用采用酒精进行擦洗。
鼠标故障
鼠标按键无动作或需用力点击才有动作 这可能是因为鼠标按键和电路板上的微动开关距离太远或点击开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而反弹能力下降。拆开鼠标,在鼠标按键的下面粘上一块厚度适中的塑料片,厚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处理完毕后即可使用。
鼠标按键无法正常弹起 这可能是因为当按键下方微动开关中的碗形接触片断裂引起的,尤其是塑料簧片长期使用后容易断裂。如果是三键鼠标,那么可以将中间的那一个键拆下来应急。
声卡故障维修
插入声卡后系统找不到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扩展插槽损坏或声卡损坏造成,对此唯有更换插槽或声卡
音箱发出刺耳的声音或其它不正常声音   此现象一般是因为声卡与带有磁性的设备如喇叭等过近产生自激所致,将声卡插入离这些设备远些的插槽即可解决
播放CD无音   此故障一般是用户没有入声卡与光驱之间的音频线导致 ,接入音频线即可
声卡故障维修
声卡驱动正确但无法安装驱动,WINDOWS提示没有发现硬件驱动程序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在第一次装入驱动程序时没有正常完成,或在CONFIG.SYS、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DOSSTART.BAT文件中已经运行了某个声卡驱动程序,对此可以将里面运行的某个驱动程序文件删除即可。如果在上面三个文件里面没有任何文件,而驱动程序又装不进去,可以修改注册表。可以将声卡插入另外一个插槽,重新找到新设备后,装入其驱动程序即可解决问题。
声卡故障维修
驱动程序正确装入完成后声卡无声 首先,看声卡与音箱的接线是否正确,音箱的信号线应接入声卡的speaker或spk端口,倘若接线无误再进入控制面板的多媒体选项,看里面有无声音设备,有设备说明声卡驱动正常装入,否则驱动程序未成功安装或存在设备冲突 
声卡故障维修
声卡正常在WINDOWS下不能录音   进入多媒体选项内的设备—>线路输入设备,看输入设备有否禁用,再进入音量调节属性,看LINE和麦克风音量是否禁止或调节过小,相应的恢复过来即可。有的声卡需要在音量调节的属性栏内将录音选项下面的line in、mic选项中的音量调节出来后方可进行音量调节 
声卡故障维修
由于声卡原因,经常性死机 这是由于声卡和其它设备发生冲突或由于主板的兼容性不良所造成。对此,可将声卡插入第二、三扩展槽试验一下,或者更新一下声卡、主板驱动程序,如若故障没有解决,那就只有更换声卡了。 
声音输出质量不佳,常出现沙哑或其它不正常的声音   此类故障一般出现在主板自带的声卡上,如intel815主板自带的AC97声卡,对此我们只要将其line in、mic等输入设备的音量调小即可解决问题。
光驱故障维修
不能识别光驱 检查光驱的电源线、数据线、主从跳线的连接是否错误,若无错可将光驱单独接在一个IDE口上测试
光驱读盘能力下降,经常读不出盘 激光头脏,打开机壳,用镜头纸或麂皮沾无水酒精或专用溶剂清洗光头,若清洗无效,可调节光头旁边的输出功率电位器,加大输出功率 
开关电源
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由于开关电源工作频率很高,因而未用笨重的工频变压器而使用脉冲变压器,所以体积及重量大大减少,结构更加紧凑。
功耗小,效率高:输出效率可达75%左右。
稳压范围大,输出稳定可靠:当市电电压在150—260V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动量仅1%左右。
安全保护种类多,抗干扰能力强:开关电源不但有过压保护,而且还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有的还有空载保护。
开关电源因电源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交变电压和交变电流会通过各种高频器件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在显示器中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开关电源
220V的交流市电经低通滤波器,桥式整流和电容滤波后得到直流高压(约300V),达到后级,由高频电路变换成频率为20kHz左右的脉冲宽度可变的矩形波,在变换器的次级得到宽度可变的交替的输出脉冲波,再经高频整流滤波,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电压由控制电路进行调制,通过改变输出波的宽度(即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来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电压下降或上升时,由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送入控制电路,经过其内部调制,由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将变宽或变窄的驱动脉冲送至两只开关功率管,使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方波也随之变宽或变窄,由此,改变输出电压平均值的大小,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上稳定在所需要的某一电压值上(例如十5V等)。
开关电源故障
开机后出现三无,即微机指示灯不亮,无显示,无响声,(交流电插头插座接触良好) 这时应打开电源机壳,首先检查交流保险管是否烧断,如烧断了一般是有元器件击穿,接着检查一下是哪一个元器件烧坏,如整流桥(或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开关管、可控硅等。总之应检查一下保险后面负载有无短路的现象,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电路中有元器件短路造成的,但也有市电波动大造成保险烧坏 
开关电源故障
电源内部有“吱吱”声,但无输出: 有“吱吱”声一般故障在开关电路或稳压电路,前面整流及滤波电路是正常的。
输出电压升高: 开关电源电压升高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电压升高对负载元器件影响较大,遇到这种情况应断开负载,在检查故障时应接入假负载。输出电压升高,说明开关电源大部分电路正常,故障主要是由稳压电路引起的,所以重点应检查这部分电路。对于有些自激式开关电源,振荡电容的电容值变化也会引起此种故障。
开关电源故障
输出电压偏低: 输出电压偏低主要也是稳压电路引起的,振荡频率下降也会引起电压偏低。如某一种电压偏低,就应检查这路上的有关元器件,如整流管内阻增大,电阻阻值增大,有时输入级300V滤波电容失效或容量减少也会引起输出电压偏低。

posted on 2005-03-24 19:42  爬行的E.T  阅读(2454)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