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点三十分了。阳光倾斜的照在阳台,泛黄的色彩显得格外的温和。暖气把宿舍烘的暖暖的,甚至没有了冬天的味道。我喜欢这种感觉,温暖常常让我联想到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孤零的漂泊他乡。我的牙依然疼得要死,不过头却不是那么疼了,感觉清醒了很多,想要看窗外的景色。懒懒的下床,给自己倒杯开水,水汽慢腾腾的升起,朦胧了我的眼睛。
其实,我也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我想念我的母亲、父亲、姐姐、姐夫还有外甥女。可我却是个十足内向的人,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我爱你或者是谢谢。我习惯了母亲的唠叨,习惯了她对我的娇惯,每次再我离家赴校的时候,我一向都是背起书包从不回头。我很害怕,害怕我看到她的眼神会忍不住留下来,不想再离开。我的父亲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打过我,尽管小时候的我有时候也会调皮的去偷邻家的桃子,会倔强的缠着他给我买在他看来很贵的东西,一开始他总会拒绝,却在后来还是会偷偷的卖给我。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似乎只吵过一次架,因为父亲从集市上买来了一棵杏树苗花了六块钱。可就在我装作很喜欢这课树苗的时候,他们却突然的和好了……我一直觉得愧对自己的姐姐,她是一个十足上进的人。本来她可以去读大学的,可是为了我她却转去学了师范,毕业了之后继续供我读大学,一直到现在。
大一的时候还会时常的给家里写信,可是每到信的结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常常是犹豫了半天只写下了落款,林。后来有了手机,总是姐姐发短信过来问我钱够不够花,问我有没有衣服穿,然后会说北京很冷吧。我说够花,不是很冷。她没有对我说过我们爱你,我也没有。八月十五的时候,我都没有打电话回家,不因为什么,家里没有装电话。不过,我知道,在我过年回家的时候我还能吃到母亲留给我的月饼,尽管我每次都提醒她会过期的,然后吃掉……
窗外是阳光明媚的北京,被这和煦的阳光笼罩着。突然发觉北京其实也很静,最起码在某些时候,静的让你思考很多东西,关于自己的梦想,关于自己的生活。从读初中以来,就一直告诉自己很忙,因为有好多事情要去做,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从一个每年只能升上四个学生的一般中学杀入到全县的重点高中,接着是更大的付出从倒数的名次考进学校的前二十,再到高考的失误,复读,进入大学,开始青春的迷茫,一直都努力把持着自己,看着身边的朋友努力,跟着他们一起奋斗。
可我,却从来没有真正的静下来过,静下来思考什么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高中的时候读过安东尼罗宾的书,在他的一本激励学中写到,每个人应当每天或每隔几天抽出一些时间什么都不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当时觉得他的话很有理,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没能成功的做到过。每当自己有了时间,总会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消耗掉,我可以用这段时间上会网,我可以用这段时间看会计算机方面的书,我可以多背几个单词,我可以休闲一下去打球……我把自己搞得很忙碌,并期望自己在期中获得充实的感觉,让自己每天觉得有所收获。可其实,每当我晚上躺下来要休息的时候,都觉得生活虚无的很,甚至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走……
于是,我喜欢能激励人的电影,陶冶其中。可每当电影的结束曲想起,便不经意的又把自己置于一个漫无目的的忙碌之中,忙的不知所措。我总觉的自己在不断的向前走,可却在某些时候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脚印是那么的凌乱,轻浮。大二的时候本来要转专业的,可优柔寡断的自己徘徊了那么多天都没有下定决心,恍恍惚惚的过了一年。至今看来,那是我最失意的一年。
好朋友对我一直以来的评价是:我是个有些抑郁的人,伤感于现实。我不知道这个评价的正确与否。我渴望快乐,渴望能带给别人快乐。可某些时候,想起某些事,便不免失落。但我还是在渴望未来,渴望成就未来,成就成功的自己,或许,我一直都是努力着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