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理论专题

1.微服务核心概念

简单理解:只做一件事的服务 便是微服务

何为服务:客户端需要什么 服务端就提供什么 该服务端就是一个服务

客户端需要页面 数据 图片 其中三个服务在 微服务概念中便是三个服务;

2.微服务架构核心概念

面向对象:微服务架构 个体:微服务  个体微服务吸的先后顺序

(具体)功能架构:

例如 客户端 服务器 数据库 的请求流程

架构:系统个体的组织结构(做事的先后顺序)

规律: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

一个功能:需要几个类 几个个体 个体之间的执行先后顺序;

抽象架构:

     同样的角色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 Nginx Oclote 统称为网关  抽象架构时你只需要技术选型;

总结:具体微服务最终走向了抽象微服务,通过对抽象微服务的技术选型完成微服务的战略设计

3.微服务架构应用场景

任何场景 从单体架构 不断解决并发量以及系统性能 分布式存储 缓存

到面向服务编程SOA 各个服务被拆分出来 ,模块独立为服务 客户端 ESB总线 服务器 数据层   为了保证系统的伸缩性 我们常常讲上下游服务存储在服务总线种

为了解决ESB的数据请求 以及数据层 服务层的共享性 也即是 并发导致的性能问题 以及 健壮性 

为了上述的问题 所有服务将继续拆分  拆分微服务的颗粒度 

4.微服务拆分体系

 

 

 

 

 

 1.通过系统的功能:系统层  业务量 业务功能的数量

2. 系统的实例:系统实例层  并发量  数据读写

3. 数据分区:系统数据  数据量 代码冲突 数据竞争

5.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

1.链式模式(不建议)

一句话 相当于 按照业务执行的时序图进行架构 

 缺点:如果调用链过长,意味着请求时间变长,问题不好排查,容易出现雪崩效应

2.聚合模式 (推荐)

 

 

6.微服务落地(Abp vnext)

下节:

posted @ 2022-06-07 16:29  三五八团楚云飞  阅读(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