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顾雏军

关于 顾雏军,笔者想写点文字的 想法,由来已久.

用google 搜索了一下 "顾雏军", 居然 "约有114,000项符合顾雏军的查询结果". 看来这个人的却 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身兼科龙电器、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轴股份和格林柯尔等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的顾雏军,在目前的国内也算是一个大鳄级的人物.如此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按照道理来说我们也要想尊敬张瑞民一样来尊敬他. 然而事实上,这样一个人 目前是乎匆满了争议--有人对此推崇备至,也有人甚至破口大骂.

顾雏军 的出名,应该是从 2001年 格林柯尔 入主 科龙开始, 到 2004年 他跟 郎咸平 先生 "对骂" 达到高潮. 在2001年之前 顾雏军 也很有名,不过是在学术界,在热能制冷领域.
为了 大家对这个人了解, 我还是 简单介绍一个这个人的生平把, 1984年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85-1988年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1989年下海经商,1990年在英国成立首家分销公司,1995年从美国回来创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津建立制冷剂厂)。
让 顾雏军 在学术界 出名的应该就是他在天大 提出的 "顾氏循环",我想 他当时的名气 相对于今天来说,只能是 小荷才路尖尖角 把. 笔者不才,但是中国正规大学 热能制冷 专业的毕业证还是那在手里的.一次笔者 在跟天津商学院(中国热能制冷的权威院校)的一位老师聊起 顾氏循环, 他相 我会议了当时的情形,当时顾 拿了几台 废旧的制冷压缩机,填充了不同的制冷济,在不同的工况下做了一系列试验,然后从不同组的结果中提出系列 "最优数据",得出了结论, 最后就形成了 以后 震惊学术界的"顾氏循环". 应该看到"最优数据",来源于不同的工况试验,也就是说他们计算的基准应该是不一样的,而 顾氏 恰恰是模糊的这个不同的基准,提出了足以颠覆 能量守恒 理论的"顾氏循环". 在当时 顾 的导师 吕灿仁说,“我的看法它是骗人的。” 但是更多的人被顾 给 "忽悠"了.即使现在在制冷界 有人说起 "顾氏循环",还兴奋的手舞足蹈,难道他们连 整个学术界的支撑理论"能量守恒"都不明白么? 吕先生此后 频繁撰文指出 顾的欺骗行径,因为 顾 是从天大出去的,他们有责任 向社会澄清事情的真相,但是效果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这就像当年有人说 水可以变油,一开始就有学者指出这个欺骗行径,但是后来不还是从 国家某领导人那里忽悠走了一大批钱一样么.
天津大学跟天津商学院 在热能制冷方面的学术交流是 相当频繁的.我相我还是不应该怀疑 天津商学院老师的说法的.

顾 的忽悠能力真的不差.
1995年 顾 从美国回来 在天津(呵呵,又是天津)成立了 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  格林柯尔 是什么? GreenCool 绿色制冷.呵呵,光看这个名字就足以把人 忽悠起来.格林柯尔 实际是什么? 不还是普通制冷济 加了点 "特殊的东西"(天津老师如此说). 顾 最著名的一次 忽悠或者说 个人抄作 就应该是 天津 <今晚报>大厦事件. 当时大体情况是这样的 头天 顾 说服 报社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更换他的GreenCool,然后第二天 在 <今晚报>上 刊登 文章 <大厦今夜无氟>, 空调系统中 是否含氟 对人体有何不同? 氟里昂 只会对大气层产生污染呀.如果你的GreenCool真的无氟 也便罢了,可惜你也只是羊头狗肉呀. 抄作之功 登峰造极.
2001年 作为“外来者”的顾雏军入主科龙事件,真正的把他推向了 最前台. 从此 顾 开始在 大多数国人 眼前开始了他的 长袖善舞. 其后包括 GreenCool在内多达5家上市公司 落入 顾的 怀中.
顾 的忽悠能力作的最好的一次 还是对CCTV.
"2003年岁末,鲜花和荣誉向他袭来。12月28日,顾雏军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里说到:他将竞争对手变成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并购科龙,控股美菱,他用10亿元的资本杠杆撬动上百亿的企业。他是制冷专家,更是投资“赢”家"--- 呵呵,我们可爱的 CCTV呀.

当然也有人对 顾 的行为说不. 郎咸平 就应该是那些 少有的有着 良知的经济学者之一. 去年8月"郎顾之争"引爆诚信危机后,今年初被胡润评为中国“资本控制50强”第一人的顾雏军,至今未能了却收购襄阳轴承的心事. 其时 "郎顾之争"的焦点就是 在 国有企业 改革中 顾 有没有侵占国有资产.如果大陆有一个象香港一样的 廉政公署 就好了,呵呵.

忽悠不会长久,抄作不是万能. 顾氏旗下 科龙电器2004年财务年报上的大起大落就是证明。在2004年的1-9个月,科龙仍然持有数目大约2亿元的赢利,而在今年5月公布的年报中,科龙2004年全年业绩报出6000多万元的亏损。如此巨大的数字反差不仅震惊了股民,也把科龙电器一下子推向了舆论浪尖,中国证监会已经正式立案进行调查.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顾 的个人抄作 功力 绝对比 曾经的足球大鳄 张海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张海最后一次忽悠完 李志达 就进了局子,  等待 顾雏军 的会是什么呢?

文章写道这里 应该算结束了,但是有许多事情 总是挥之不去. 顾 的许多 工作方式 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顾 也是作技术出身, 但是他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国""成功地"推向市场. 我们呢? 几年工作之后,我们的开发技能应该不错了,但是也要面临 离开IT了(中国程序员很少过30呀),难道我们如此多年的积累就 如此简单付之一炬? 难道我们就不能利用手中的技术作一个 象sina,象alibaba一样的商业站点.  是思维,是你的商业思维,或者说是你 对某样东西的抄作能力

posted on 2005-06-30 17:36  追忆似水年华  阅读(49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