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称性解2-SAT问题

由对称性解2-SAT问题
(by 伍昱,03年IOI国家集训队论文ppt)

2-SAT:
2-SAT就是2判定性问题,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判定问题。
2-SAT问题有何特殊性?该如何求解?
我们从一道例题来认识2-SAT问题,并提出对一类2-SAT问题通用的解法。

Poi 0106 Peaceful Commission [和平委员会]
某国有n个党派,每个党派在议会中恰有2个代表。
现在要成立和平委员会 ,该会满足:
每个党派在和平委员会中有且只有一个代表 
如果某两个代表不和,则他们不能都属于委员会 
代表的编号从1到2n,编号为2a-1、2a的代表属于第a个党派

求和平委员会是否能创立。
若能,求一种构成方式。 
输入n(党派数),m(不友好对数)及m对两两不和的代表编号 
其中1≤n≤8000,0≤m ≤20000 
例:输入:3 2              输出:1
           1 3                    4
           2 4                    5

原题可描述为:
     有n个组,第i个组里有两个节点Ai, Ai' 。需要从每个组中选出一个。而某
些点不可以同时选出(称之为不相容)。任务是保证选出的n个点都能两两相容。
(在这里把Ai, Ai' 的定义稍稍放宽一些,它们同时表示属于同一个组的两个节
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描述Ai,那么描述这个组的另一个节点就可以用Ai')

初步构图
如果Ai与Aj不相容,那么如果选择了Ai,必须选择Aj' ;同样,如果选择了Aj,
就必须选择Ai' 。
     Ai →   Aj'
     Aj →   Ai'
     这样的两条边对称

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
假设4个组,不和的代表为:1和4,2和3,7和3,那么构图:
   ╭──╮                        
   │     ↓                        
   ①      ③        ④     ╭─⑦    
   ↑     ││             │        
   ╰──╯╰──────┼─╮    
   ╭──╮╭──────╯   │    
   │     ↓↓                 ↓    
   ②      ④        ⑤         ⑧    
   ↑     │                        
   ╰──╯                        

假设:
首先选1
3必须选,2不可选
8必须选,4、7不可选
5、6可以任选一个

矛盾的情况为:
存在Ai,使得Ai既必须被选又不可选。 

得到算法1:
枚举每一对尚未确定的Ai, Ai' ,任选1个,推导出相关的组,若不矛盾,则可
选择;否则选另1个,同样推导。若矛盾,问题必定无解。

此算法正确性简要说明:
由于Ai,Ai' 都是尚未确定的,它们不与之前的组相关联,前面的选择不会影响Ai, Ai'。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的情况下为O(nm)。
在这个算法中,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图中边的对称性

上图中1和3构成一个环,这样1和3要么都被选择,要么都不被选。
2和4同样如此。
更一般的说:
在每个一个环里,任意一个点的选择代表将要选择此环里的每一个点。不妨把环
收缩成一个子节点(规定这样的环是极大强连通子图)。新节点的选择表示选择
这个节点所对应的环中的每一个节点。
对于原图中的每条边Ai→Aj(设Ai属于环Si,Aj属于环Sj)如果Si≠Sj,
则在新图中连边:
     Si→Sj
 ╭──╮                                        
 │     ↓                                        
 ①      ③     ④ ╭─⑦         (s1)    ④ ╭─⑦ 
 ↑     ││       │               │       │      
 ╰──╯╰───┼─╮    <=>     ╰───┼─╮ 
 ╭──╮╭───╯   │           ╭───╯   │ 
 │     ↓↓           ↓           ↓           ↓ 
 ②      ④     ⑤      ⑧         (s2)    ⑤      ⑧ 
 ↑     │                                        
 ╰──╯                                        
这样构造出一个新的有向无环图。
此图与原图等价。

通过求强连通分量,可以把图转换成新的有向无环图,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一个
新的算法。

新算法中,如果存在一对Ai, Ai'属于同一个环,则判无解,否则将采用拓扑排序
,以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推导,一定能找到可行解。

至于这个算法的得来及正确性,将在下一段文字中进行详细分析。

深入分析:
回忆构图的过程:
对于两个不相容的点 Ai, Aj,构图方式为:
     Ai→Aj'   
     Aj→Ai' 
前面提到过,这样的两条边对称,也就是说:
如果存在Ai→Aj,必定存在Aj'→Ai' 。

引理:原图具有对称传递性
Ai→Aj→Ak 等价于 Ai→Ak
方便起见,之后“→”代表这样一种传递关系

猜测1:图中的环分别对称
如果存在Ai,Aj,Ai,Aj属于同一个环(记作Si),那么Ai' , Aj' 也必定属于一
个环(记作Si' )。
再根据前面的引理,不难推断出每个环分别对称。 

推广1:新图中,同样具有对称传递性。

推广2:对于任意一对Si, Si' ,Si的后代节点与Si' 的前代节点相互对称。 

继而提出
猜测2:若问题无解,则必然存在Ai, Ai' ,使得Ai, Ai'   属于同一个环。
也就是,如果每一对Ai,Ai' 都不属于同一个环,问题必定有解。下面给出简略证明:

先提出一个跟算法1相似的步骤: 
如果选择Si,那么对于所有Si→Sj,Sj都必须被选择。 
而Si' 必定不可选,这样Si’的所有前代节点也必定不可选(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删除)。

由推广2可以得到,这样的删除不会导致矛盾。

假设选择S3' 
→选择S3'的后代节点, S1'
→删除S3
→删除S3的前代节点S1
S1与S1'是对称的

另外,若每次盲目的去找一个未被确定的Si,时间复杂度相当高。
以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选择、删除,这样还可以免去“选择Si的后代节点”这一步。
用拓扑排序实现自底向上的顺序。

算法2的流程: 
1.构图
2.求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
3.把每个子图收缩成单个节点,根据原图关系构造一个有向无环图
4.判断是否有解,无解则输出(退出)
5.对新图进行拓扑排序
6.自底向上进行选择、删除
7.输出

小结:
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概是O(m),解决此问题可以说是相当有效了。
在整个算法的构造、证明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对称。发现、利用了这个图的特
殊性质,我们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并且,由2-SAT问题模型变换出的类似的题目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解决。 

全文总结:
充分挖掘图的性质,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不仅仅是对于图论,这种思想可以在很多问题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希望我们能掌握此种解题的思想,在熟练基础算法的同时深入分析、灵活运用、
大胆创新,从而解决更多更新的难题。
由对称性解2-SAT问题
(by 伍昱,03年IOI国家集训队论文ppt)

2-SAT:
2-SAT就是2判定性问题,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判定问题。
2-SAT问题有何特殊性?该如何求解?
我们从一道例题来认识2-SAT问题,并提出对一类2-SAT问题通用的解法。

Poi 0106 Peaceful Commission [和平委员会]
某国有n个党派,每个党派在议会中恰有2个代表。
现在要成立和平委员会 ,该会满足:
每个党派在和平委员会中有且只有一个代表 
如果某两个代表不和,则他们不能都属于委员会 
代表的编号从1到2n,编号为2a-1、2a的代表属于第a个党派

求和平委员会是否能创立。
若能,求一种构成方式。 
输入n(党派数),m(不友好对数)及m对两两不和的代表编号 
其中1≤n≤8000,0≤m ≤20000 
例:输入:3 2              输出:1
           1 3                    4
           2 4                    5

原题可描述为:
     有n个组,第i个组里有两个节点Ai, Ai' 。需要从每个组中选出一个。而某
些点不可以同时选出(称之为不相容)。任务是保证选出的n个点都能两两相容。
(在这里把Ai, Ai' 的定义稍稍放宽一些,它们同时表示属于同一个组的两个节
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描述Ai,那么描述这个组的另一个节点就可以用Ai')

初步构图
如果Ai与Aj不相容,那么如果选择了Ai,必须选择Aj' ;同样,如果选择了Aj,
就必须选择Ai' 。
     Ai →   Aj'
     Aj →   Ai'
     这样的两条边对称

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
假设4个组,不和的代表为:1和4,2和3,7和3,那么构图:
   ╭──╮                        
   │     ↓                        
   ①      ③        ④     ╭─⑦    
   ↑     ││             │        
   ╰──╯╰──────┼─╮    
   ╭──╮╭──────╯   │    
   │     ↓↓                 ↓    
   ②      ④        ⑤         ⑧    
   ↑     │                        
   ╰──╯                        

假设:
首先选1
3必须选,2不可选
8必须选,4、7不可选
5、6可以任选一个

矛盾的情况为:
存在Ai,使得Ai既必须被选又不可选。 

得到算法1:
枚举每一对尚未确定的Ai, Ai' ,任选1个,推导出相关的组,若不矛盾,则可
选择;否则选另1个,同样推导。若矛盾,问题必定无解。

此算法正确性简要说明:
由于Ai,Ai' 都是尚未确定的,它们不与之前的组相关联,前面的选择不会影响Ai, Ai'。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的情况下为O(nm)。
在这个算法中,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图中边的对称性

上图中1和3构成一个环,这样1和3要么都被选择,要么都不被选。
2和4同样如此。
更一般的说:
在每个一个环里,任意一个点的选择代表将要选择此环里的每一个点。不妨把环
收缩成一个子节点(规定这样的环是极大强连通子图)。新节点的选择表示选择
这个节点所对应的环中的每一个节点。
对于原图中的每条边Ai→Aj(设Ai属于环Si,Aj属于环Sj)如果Si≠Sj,
则在新图中连边:
     Si→Sj
 ╭──╮                                        
 │     ↓                                        
 ①      ③     ④ ╭─⑦         (s1)    ④ ╭─⑦ 
 ↑     ││       │               │       │      
 ╰──╯╰───┼─╮    <=>     ╰───┼─╮ 
 ╭──╮╭───╯   │           ╭───╯   │ 
 │     ↓↓           ↓           ↓           ↓ 
 ②      ④     ⑤      ⑧         (s2)    ⑤      ⑧ 
 ↑     │                                        
 ╰──╯                                        
这样构造出一个新的有向无环图。
此图与原图等价。

通过求强连通分量,可以把图转换成新的有向无环图,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一个
新的算法。

新算法中,如果存在一对Ai, Ai'属于同一个环,则判无解,否则将采用拓扑排序
,以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推导,一定能找到可行解。

至于这个算法的得来及正确性,将在下一段文字中进行详细分析。

深入分析:
回忆构图的过程:
对于两个不相容的点 Ai, Aj,构图方式为:
     Ai→Aj'   
     Aj→Ai' 
前面提到过,这样的两条边对称,也就是说:
如果存在Ai→Aj,必定存在Aj'→Ai' 。

引理:原图具有对称传递性
Ai→Aj→Ak 等价于 Ai→Ak
方便起见,之后“→”代表这样一种传递关系

猜测1:图中的环分别对称
如果存在Ai,Aj,Ai,Aj属于同一个环(记作Si),那么Ai' , Aj' 也必定属于一
个环(记作Si' )。
再根据前面的引理,不难推断出每个环分别对称。 

推广1:新图中,同样具有对称传递性。

推广2:对于任意一对Si, Si' ,Si的后代节点与Si' 的前代节点相互对称。 

继而提出
猜测2:若问题无解,则必然存在Ai, Ai' ,使得Ai, Ai'   属于同一个环。
也就是,如果每一对Ai,Ai' 都不属于同一个环,问题必定有解。下面给出简略证明:

先提出一个跟算法1相似的步骤: 
如果选择Si,那么对于所有Si→Sj,Sj都必须被选择。 
而Si' 必定不可选,这样Si’的所有前代节点也必定不可选(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删除)。

由推广2可以得到,这样的删除不会导致矛盾。

假设选择S3' 
→选择S3'的后代节点, S1'
→删除S3
→删除S3的前代节点S1
S1与S1'是对称的

另外,若每次盲目的去找一个未被确定的Si,时间复杂度相当高。
以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选择、删除,这样还可以免去“选择Si的后代节点”这一步。
用拓扑排序实现自底向上的顺序。

算法2的流程: 
1.构图
2.求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
3.把每个子图收缩成单个节点,根据原图关系构造一个有向无环图
4.判断是否有解,无解则输出(退出)
5.对新图进行拓扑排序
6.自底向上进行选择、删除
7.输出

小结:
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概是O(m),解决此问题可以说是相当有效了。
在整个算法的构造、证明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对称。发现、利用了这个图的特
殊性质,我们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并且,由2-SAT问题模型变换出的类似的题目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解决。 

全文总结:
充分挖掘图的性质,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不仅仅是对于图论,这种思想可以在很多问题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希望我们能掌握此种解题的思想,在熟练基础算法的同时深入分析、灵活运用、
大胆创新,从而解决更多更新的难题。
posted @ 2019-08-13 17:31  DWVictor  阅读(3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