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排序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1、实现原理
a) 原理:每一趟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最小的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序列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也就是:每一趟在n-i+1(i=1,2,…n-1)个记录中选取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作为有序序列中第i个记录。基于此思想的算法主要有简单选择排序、树型选择排序和堆排序。
b)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给定数组:int[] arr={里面n个数据};第1趟排序,在待排序数据arr[1] 到 arr[n]中选出最小的数据,将它与arrr[1]交换;第2趟,在待排序数据arr[2] 到 arr[n]中选出最小的数据,将它与r[2]交换;以此类推,第i趟在待排序数据arr[i]~arr[n]中选出最小的数据,将它与r[i]交换,直到全部排序完成。
2、图解选择最小元素部分
使用两个数组进行遍历操作,寻找最小的元素,显示了示例代码中的 j,k 的变化;
k:用来记录最小元素的位置
j:表示在对每趟中所有没有排序的所有元素的遍历
2.1、示例1使用数组:{5,4,3,2,1}

2.2 示例2 使用数组 {5,4,1,3,2}

3、图解两个元素的交换

4、实现源代码
package com.luobin.DataStructure.排序;
/**
* @author LuoBin
* @version 1.0
* @date 2021/8/9 1:34 下午
*/
//选择排序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5, 4, 3, 2, 1};
System.out.println("交换之前:");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选择排序的优化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做第i趟排序,10 个元素最多 9 次的寻找就会排好,所以 arr.length - 1 了;
int k = i;
for (int j = k + 1; j < arr.length; j++) {// 选最小的记录,前面的数字已经排好了,没有必要内面的循环从 0 开始
// j 是后面的数字
if (arr[j] < arr[k]) {
k = j; //记下目前找到的最小值所在的位置
}
}
//在内层循环结束,也就是找到本轮循环的最小的数以后,再进行交换,上面只是寻找,没有交换,找到之后,复制给标记 k ,让 k 去进行交换;如果直接在里面交换了,成为了类似冒泡或者其他的排序算法,就不是选择排序了,因为没有进行选择的过程;
if (i != k) { //交换a[i]和a[k]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k];
arr[k] = temp;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交换后:");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