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地吊打化学?To be continue
说在前面
本篇文章是基于《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版)》而写的,语言可能没有那么专业,尽可能避免了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主要总结了我在化学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的地方,用我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如果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请大家指出。
对于一些知识点可能没有提到,可能是不太重要(也可能是我太懒了),所以就没有。
主要面向对象是小学至新初三,高中大学的大佬们勿喷 QAQ
什么是化学?
提到化学,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各种药剂放在一起,然后爆炸?我初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其实不然。
化学的官方定义: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就是变化的科学,怎么变化?物质的变化。一个物质变为另一个物质,即产生了新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怎么变化?我们后面会说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着化学变化,植物的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我们的呼吸,用燃烧的火焰烤肉,汽车的汽油燃烧都是化学变化。很难想象没有化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化学为我们更好地生活创造了条件。利用化学,我们可以生产出各种的药品、农药、新材料,化学为农业生产、生命健康、科技研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当然还有一种核变化,就不在化学的讨论范围内了。
你把一块玻璃敲碎,把一块泥巴捏成条,把一根铁丝弯折都是物理变化,它们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另外给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也是物理变化!不要被那些看起来玄乎的变化所迷惑,只要没有新物质生成,就是物理变化。
把蜡烛点燃,用食醋去水垢,喝了毒药中毒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另外有燃烧,炼钢,炼铁等需要加热和燃烧的一般都是化学变化。记住有爆炸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比如气球、轮胎充气太多爆炸。
一些化学仪器的使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意味着我们少不了做各种化学实验。那么我们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天平的用法大家在初二肯定已经学过了,在这里我就不说了。
-
往试管里加液体时,要将容器口与试管口紧挨,且液体不应超过试管高度的 \(\frac{1}{3}\) 。
-
往试管里加固体时要将试管平躺,用小勺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
-
给量筒加液体时同试管,读数时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要与视线平行。
-
试管夹夹着试管时,收要握着试管架长柄。
-
用滴管吸液体时,要先将罐内空气排尽,再伸入液体中。
-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要伸进容器内。
空气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那么你对它有了解吗?
我们生活必须的空气是由氮气 (\(\mathtt{N_2}\)) 、氧气 (\(\mathtt{O_2}\)) 、稀有气体(氦 \(\mathtt{He}\) 、氖 \(\mathtt{Ne}\) 、氩 \(\mathtt{Ar}\) 、氪 \(\mathtt{Kr}\) 、氙 \(\mathtt{Xe}\) 、氡 \(\mathtt{Rn}\) )、二氧化碳 (\(\mathtt{CO_2}\)) 和其它气体和杂质。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0.934\%\)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 。( 2017 年数据)
其中氧气的含量可以用燃烧红磷来测量。切记,测量出氧气的含量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frac{1}{5}\)
氧气含量只能用红磷、白磷等燃烧只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气体的物质,碳、硫、镁都不可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