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学习
课程学习地址,中国大学慕课沈奕斐老师的课程: 透过性别看世界
以下绝大部分笔记均来自沈老师的视频课程。
week2
要把性别作为考虑因素。
女性起这非常重大的作用。
差异:身高,寿命
差异本身没有问题,但当差异具有价值时候就不一样了
“斤斤计较”与性别无关,与职业有关。
性别差异更多由社会文化产生,被价值化了。
工种的差异,分工后价值的差异扩大了性别的差异。
显性歧视,隐性歧视,反向歧视。
week3
身体是文化的载体,美是被文化塑造的。
week5
week6
对方有控制欲,不是一开始就会打人。而是Ta对你的交往,对你的日常安排有严格规划,以至于以后发现言语无法控制的时候,很可能就产生了暴力。
week7
积极差别政策容易有两个不好倾向:过度保护和保护不当
week8
老师笔记:生物的性别有两种:一是生理性别,一是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指雌雄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基于生理性别的雌雄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雌雄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雄性或雌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社会对雌雄在生活、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的固定期待。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朋友或强制或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男孩子应该坚强、勇敢,女孩子应该温柔、娇弱、善解人意等等。
week9
本课程笔者于2020/4/28学习完毕。感触颇多,特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