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标准、可用性、可访问性

前言:大家不难发现,只要是招聘UED相关的岗位,如前端开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员甚至视觉设计师,一般都对web标准、可用性和可访问性的理解有要求。那么到底什么是web标准、可用性、可访问性呢?

一、web标准

简单的说,就是HTML、CSS、JavaScript这三者分离。WEB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对应的标准也分三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括CSS,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 W3C DOM)、ECMAScript等。

web标准的优点:

代码的效率:在HTML文件中使用最精简的代码,而把样式和页面布局信息包含进CSS文件中。则放在服务器上的文件越小,下载文件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易于维护:页面的样式和布局信息保存在单独的CSS文件中,如果你想改变站点的外观时,仅需要在单独的CSS文件中做出更改即可。整站统一css则可带来巨大的便利。
可访问性:上网用户中那些视力受损的人,通过屏幕阅读器使用键盘命令将网页的内容读给他们听。以语义化的HTML(结构和表现相分离的HTML)编写的网页文件,就可以让此类用户更容易导航,且网页文件中的重要信息也更有可能被这些用户找到。
设备兼容性:纯HTML,无附加样式信息,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特点(如屏幕尺寸等)的设备而被重新格式化,只需要引用一套另外的样式表即可。同时,CSS本身也可以让你为不同的呈现方式和媒体类型(如在屏幕上阅读网页,打印网页,在移动设备上阅读网页等)规定不同的样式表。
网络爬虫/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使用“爬虫”,解析你的网页。语义化的HTML能更准确更快速的被解析,从而知道哪些才是重要的内容,那么你的网页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就会大受影响。

二、可用性、可访问性

可访问性就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他们是否有残障。

网站的用户类型:

身体健康的用户;
盲人或严重视觉障碍者,他们使用屏幕阅读器来听取网站,或者通过点字显示器来感知网页;
近视者,需要将字体大小放大到200%;
患有运动性残疾,因此无法用手操作鼠标,而用点击棒来操作键盘,或通过视线点击器来操作网站的用户;
使用移动设备如常用的手机,或使用跟踪球等不常见的计算机控制设备的用户。

实现可用性、可访问性的方法

逐步强化你的网站功能,同时对支持性进行测试。运用“渐进增强”和“平稳退化”原则开发网站。
允许用户关闭有问题的增强功能。
提供相同内容或功能的替代版本。
就客户端需要支持的技术向你的客户提出建议,并举例说明哪些公司的产品支持这些技术。

可访问性良好网页的特征

HTML语义化、结构化:HTML语义结构提供了网页的整体框架,提示他们在文件层级中所处的位置,还有他们可以如何与各种页面元素进行交互,以及在适当的地方对文本内容进行强调,帮助用户获得大量重要信息。如导航菜单例子:

<ul>
  <li>Menu Item 1</li>
  <li>Menu Item 2</li>
  <li>Menu Item 3</li>
</ul>

说明:通过将导航菜单构造为列表,就能很容易地让那些使用屏幕阅读器、同时无法看到列表的人知道这是个列表。因为他们的屏幕阅读器会告诉他们这是一张列表。如果你没有使用列表标记,屏幕阅读器就没办法知道这是列表,因此也就不能告诉使用者了。
替代内容:文本可以作为页面内容的通用替代内容,如img标签的alt属性值、a标签的title属性值。

<a href="http://www.web92.net" title="WEB前端开发网">
  <img alt="WEB前端开发网" src="images/app/sale.jpg"/>
</a>

说明:文本内容可以很方便地由屏幕阅读器朗读出来,也可以放大或缩小,还可以方便地改变其对比度,或者进行其他许多变形操作。alt 属性包含了对该图片的简短描述,以便无法准确看到该图片的用户(或搜索引擎)使用,title属性负责对链接地址的详细文本描述。
HTML定义基本交互:实现tab选项卡搜索功能

<form action="search.html" method="GET">
  <fieldset>
     <legend>Search within:</legend>
      <ul>
        <li><label for="dogs">Dogs</label><input id="dogs" type="radio" name="animal" value="dog" checked></li>
        <li><label for="cats">Cats</label><input id="cats" type="radio" name="animal" value="cat"></li>
        <li><label for="fish">Fish</label><input id="fish" type="radio" name="animal" value="fish"></li>
     </ul>
  </fieldset>
  <input type="text" id="searchfield" name="search"/>
  <input type="submit" value="Search"/>
</form>

说明:先考虑基本交互(而不是仅仅只加载视觉效果的部分)的话,你就可以简化实现tab搜索效果。现在我们可以只用一个表单来进行所有的搜索,而同时仍然能实现tab选项卡效果(虽然这需要一点样式和脚本)。通过 AJAX 来插入页面内容,那禁用javascript的用户将无法使用。

四个可访问性标准(WCAG 2.0):

可感知:人们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媒体来获知网页内容。比如应当让盲人得以收听页面内容。例如,图像应该有文本对应体。
可操作:人们可以与 web 应用程序或内容进行交互。例如,用户应该可以不用鼠标也能与某个网站进行交互,并且可以通过屏幕阅读器来进行导航。
可理解:使用者可以弄懂页面内容和用户界面。例如,正文不应该比它需要的更加复杂,且网站应以可预测的方式来运行。
健壮性:所提供的一切服务都应当不受平台或操作系统的限制。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们提供一些不太完善的服务,这些服务会因为硬件/软件的限制而导致大多数人都无法使用。例如,不同设备上的浏览器能够一起使用网站,且导航应该是一致的。

说明:网站并不是必须满足全部这些要求,要视网站用户类型而定,但为了实现可访问性,网站应当确保其页面可以用一般的屏幕阅读技术读取。
总结:

可访问性是网站开发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你在开发网站的时候(以及开始开发前)顾及你的使用用户的话,你就能创建可用性、可访问性更好、更符合web标准的网页,并且享受它所带来的一切好处。

 

 

另:

web前端开发有三个词经常被提及: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在注重这三方面的同时,就是对网页性能质量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何把网页性能做的更好,降低项目开发的成本,缩短时间,提高效率是很多人关注的目标。

可用性指的是:产品是否容易上手,用户能否完成任务,效率如何,以及这过程中用户的主观感受可好,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可用性好意味着产品质量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维护性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的成本,成本低则可维护性好。二是代码是否容易被人理解,是否容易修改和增强功能。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可扩展性等有交叉的地方。构建可维护性好的代码,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可访问性是:Web内容对于残障用户的可阅读和可理解性。同时指南里还特别指明:提高可访问性也能让普通用户更容易理解Web内容。具体而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无论用户是否残障,都得通过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访问Web内容。因此要提高可访问性,首先得考虑各种用户代理 :桌面浏览器、语音浏览器、移动电话、车载个人电脑等等。还得考虑用户访问Web内容时的环境限制 。比如:我们真的要考虑浏览器禁用JavaScript/CSS的情形吗?我的理解是,要考虑的其实不是禁用了JavaScript/CSS的浏览器,而是那些对JavaScript/CSS不支持或支持不好的用户代理。比如语音阅读器,手机浏览器等,JavaScript提供的是一层可访问性,不能代替内容本身。当然,从渐进增强的角度讲,鼓励使用高级特性,只是同时要做到优雅降级,让低端用户代理上,也能保留低保真的体验。

 

posted @ 2016-09-02 16:11  chenxj  阅读(31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