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洛谷专栏】

假说演绎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

班上有同学未按时完成化学作业。

化学老师(兼化学竞赛金牌教练)提出“作业优先原理”:只要你不把化学作业放在最后一科完成,就可以按时完成化学作业。

现象:在该原理提出后,化学作业完成率显著提升,但同时伴随着数学、物理作业完成率显著下降。

作出假设

“作业优先原理”对单科有效,但并不能提升总体的作业完成率。

演绎推理

已知但尚未发生的情况:下个月竞赛时间将增加,晚自习时间将被完全占用。

对化学老师行为的推测:可能会修正“作业优先原理”为:只要你在课间抓紧时间完成化学作业,就可以按时完成。

进一步推论:其他学科老师可能从化学老师那里学习并实施类似的“作业优先原理”。

推理得出的预期结果:当各科作业优先级相同时,学生将综合考量个人喜好、科目难易程度、教师性格和学科重要性等因素,自主选择优先完成的作业。最终各科作业完成率将趋于平均,“作业优先原理“失效。

实验检验

待下个月实际情况验证。

得出结论

  1. “作业优先原理”对单科作业完成率提升有效,但对总体作业完成率无改善作用。
  2. 当所有学科都推行类似的优先原理时,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将回归实施前的状态,此时该原理失效。

方法特点

  • 好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现象,还能预测未观察到的结果。
  • 假说必须能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否则不具备科学性。
posted @ 2025-04-17 19:36  Chen_Jinhui  阅读(109)  评论(1)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