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16岁

【洛谷专栏】

前作:致我的15岁

现在的 AI 强的可怕,但是和我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也不会用他来写文章,因为没有必要。

用来搜集一些素材倒是不错。

今年可能会和前作写的有些差别,可能是因为知乎文看的有点多吧,就不要像作文那样死板了。

致我的16岁

大部分人并不想长大,只是没办法继续当一个小孩子。

——小林家的龙女仆

小林家的龙女仆

(感谢 @do_it_tomorrow 的供图)

16岁,是青春的花季,绽放着梦想的芬芳;16岁,是人生的起航,扬帆驶向未知的远方;16岁,是心灵的觉醒,点燃了未来的光芒。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年龄上,我却倍感迷茫。这一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使如今的我与从前大相径庭。

我的15岁,就这样,潦草的结束了吗。

重生

恍惚之间,我被一阵刺耳的闹铃声惊醒。看向床头柜上的闹钟,竟然是2024年6月12日,那是中考的第一天。我揉了揉眼睛,瞥见挂在衣架上的“中考加油”的鲜红短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重生了。

吃完了我妈给我做的早餐,我大步流星地前往学校。在格致楼的教室,找到班主任领取准考证,我随后便与几位同窗走向万象楼考场。一路上很多老师都出来为我们加油,我和几位任课老师清脆的击掌声格外响亮。

前世我中考的成绩并不理想,在数学上了140的情况下,我的语数英总分也只有393。我不甘心就这样没有400分,于是我决定这一世我要好好努力。

经过监考老师的安检后,我迅速找到了我的座位。我端坐在椅子上,一边听着监考老师朗读考场规则,一边回想着我上一世做题的答案。考试铃声响起,我渐渐把思绪拉回了考场。

快速做完语文基础知识运用、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我的目光转向了古诗文默写。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前世我在《小石潭记》这道题上犯下的错误,我将“如鸣珮环”误写为了“如鸣佩环”,所以我这次一定不会再写错。简单的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是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永远的雪域高原》竟然没有考到创新题型“叙述视角”,非连续性文本像驯服的马匹般任我驾驭。作文肯定只能写我相对擅长的应用文,对于学校举办活动不带毕业年级的这种行为我可是太有发言权了。

因为心中有数,所以写得并不慌张,比前世的作答卷面应该更加整洁,用语也更加书面。600字后稍微检查了一下就结束交卷了。

中午享用了学校食堂的二十块钱高级餐票换来的午饭,小憩片刻后遵循上午的流程再次进入了考场。下午的考试科目,是数学。

我依稀记得,2024年的数学,是近几年最难的,曾让无数尖子生折戟沉沙。当我从考场出来之时,抱怨、啜泣之声不绝于耳,各大市重点学校都在安慰他们的学生不要在意这个成绩。而我前世代数部分只扣了1分,几何几乎全军覆没。前世我依靠着第二个小问的结论,“苟延残喘”地上了140,这一世我一定要洗刷上一世的耻辱。

卷子发下来以后,我漫不经心地审视着这张卷子。对于一个解析几何做多了的我,这些代数题都是容易的,但这些平面几何还是像前世一样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以我现在的数学水平,一小时就轻松地做到了最后一题。当然,我改正了我前世犯下的取等条件错误。

我艰苦奋斗了半小时,尝试了各种辅助线的方式,依然不能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这个太阳西斜的世界里,在我的试卷上照出了一束光。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连接了这条线,题目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了。十分钟内,二三小问的证明,一锤定音。

数学满分,我做到了。这是我从初一以来一直都存在的念想,在最后的这场考试中,我实现了我三年的愿望。

考试结束的那一瞬间,我站起来了,突然我眼前一花,我晕了过去。

梦醒了,原来刚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

原来我的中考数学还是只有141,我释然了。过去已经成为过去,中考只有一次,失去不可再来。但是那时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好成绩了,我又何必纠结放不下这个执念呢。

在这个距离2025年中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候,祝大家都能在中考里发挥出满意的成绩,给自己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我难人难,我易人易。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Journey with You

在无人的深夜,我孤身一人,翻着相册里的一张张照片,仿佛在回放一部电影。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漫长的故事。

三月末的缤纷体育节,我的记忆远远不止于穿着红色的“2024,向梦冲刺”短袖在操场上跑过一圈,尽管那时作为一名毕业年级学生,我本不该参与其中。我还记得,你手持班牌,带领着你们班的方阵走向操场中央;我还记得,那一晚我们在操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我还记得,我在六楼的窗台边眺望4*100m接力的赛场,一眼就看到了你在最外道的最后一棒。那年缤纷体育节,本不属于我,却同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四月,是中招体考。在这次最后的体考之前,我从未拿过满分。于是我许下诺言,如果我体考满分就请你吃饭。为了这个机会,我拼尽全力,最终以243cm/10.2m/227的满分成绩完美收官。

五月的团建,我们相聚一堂。我们拜访了老舍故居,享用了美味的火锅,在江边迎着舒适的江风,惬意地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5月20日那天,雨后天晴,天空出现了彩虹,我和你在格致楼的天台边合影留念。

六月,是中考,也是毕业季。我收到了来自年级、初一原班班主任等的毕业礼物,中考时我也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中考后在银翔的免费包吃包住度假生活中,我和你们一起打三国杀到通宵。期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都怪那时年少轻狂,因为一些零食和你起了争执,我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歉意。我相信,经过这样的波折,我们的友谊会更加坚固。

七八月,是暑假。在多校集训的过程中,我重逢了许多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新伙伴。后来的组队欢乐赛,我们不离不弃,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不懈奋斗,每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晚上的体育锻炼,无论是乒乓球、羽毛球还是羊羊争霸,我们都尽情挥洒汗水。在你生日那天,我送出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也意外收到了你的小蛋糕。

九月,我步入了高一年级,是信息的初赛,还有第一次军训。由于操场在维修,我们来到了地下,避开了毒辣的阳光。我们在练习军体拳的间隙,或是坐在原地玩三局两胜制石头剪刀布晋级赛,或是抛起水瓶稳稳的立在地上,又或是看着隔壁班拿着警棍和盾牌排练反恐治安话剧。你们的口号“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在操场中回响。

十月和十一月,是为了准备第二轮以及高中联赛停课的两个月。我渐入佳境,进入了飞升期。在这两个月中,52场考试的历练下,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考试节奏和心态。暴力和部分分交织的人类智慧算法,伴随着键盘持续的轰鸣声,创造着属于我的巅峰和辉煌。你,和我同等分数的同桌,一直都在鼓励那个在提高级中失利的我,给了我充分的动力想着最终目标进发。在联赛考前立下一等奖就向你表白的誓言,却以12分惜败未能实现。

十二月,是文化课的恶补,还有月初的缤纷艺术节。去年,你们在台上精彩的表演,成为了我初中生活怎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你们在台下陪伴我度过这绚丽的缤纷盛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又一年,无论缤纷节的节目如何变化,你们却依然不变留在我身边。在和父母的谈判中,我无条件妥协,只不过是为了再看你一年。

二月,是高一下的新生活。我寒假送出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明信片,换来了你耗时两周精心刻画的两只可爱血小板。又或是上午的一次班会课,我们在操场上肆意奔跑,返璞归真玩着一些小时候的游戏,欢笑声长出翅膀冲破云霄,紧握你的帽子就像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束单色光,聚在一起,便成为了五彩斑斓闪亮的多色光。当这些光谱穿过名为‘成长’的衍射栅,终于在天平16岁的刻度上,析出彩虹状的光纹。每一个你,对于我这一年以来的成长,都不可或缺。

今天不是明天

因为原稿怨气有点重,所以重写了后半部分。

过去未来只是想象中一场美丽电影 小心在梦境太过沉溺

——《今天不是明天》

三月的省选,已然落下帷幕。在这个尘埃落定的时间点上,我写下自己15岁的终章。

在省选前,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拒绝停课。于是,我成为了我们这一届第一位拒绝停课备战竞赛的同学。当然,我也因为这个决定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被流放出小机房,退出省队选拔的梯队,下沉到下一届的联赛梯队。

开学的那天晚上,和总教练简短的交谈了几句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并不意外。收拾文件走出机房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不仅不悲伤,甚至还有些愉悦。我终于不用在总教练的监视或是同年级大佬的注视下熬过每一天,我终于不用再去做那些耗尽我一天都不可能做出来的题,我终于不用考那一道题都不会做的省选测试了。在这里,新的起点,我可以在联赛的模拟测试中打出一个不那么难看的成绩和排名,而不是像先前一样的垫底;我可以和活泼的学弟学术交流或是生活闲聊,而不是和冷酷无情的机器人同学吵架对线;我可以见到可爱的学妹,而不是只能望着照片发呆。

回到家,我就把这个情况简略地告诉了我妈。为了方便她理解,我简单解释为“因为我明年联赛后就退,不准备明年省选,所以总教练把我开除出了‘好’的机房”。也许是我当时说话一脸无所谓的表情,我妈就错误理解为了我因为这事儿很难过,结果每天中午都来安慰我不要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后来听我爸说,我妈以为我又做错了什么事情得罪了教练,还准备去问其他同学的家长,幸好被我爸阻止了。对于这件事,我妈比我更在意,更放在心上。

在小机房的这段时间里,我算是摸清了这里黑暗的一面。这光鲜亮丽的表面,只不过是白光在这个巨大泡沫上形成的彩色薄膜干涉图案罢了,只要一戳破,这些虚幻的景象,都会荡然无存。

我用自己的省选成绩,证明了自己。你们停课半个月才能达到的分数,做过那么多道省选练习题才能达到的水平,我不停课不仅可以做到,甚至还可以大幅度地超越。你们是该好好反思一下,在停课期间,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高效地利用好时间,少瞧不起人。

我突然回想起一件往事。去年的那个暑假,2025届梯队大洗牌。一个关系和我很要好的初三学弟,在暑假结束的那一天,他告诉我,他落榜了。然后他开始忏悔,想着自己又是哪一天犯了低级错误少了多少分,又或是以后考好了还能不能晋级之类的问题。我就告诉他,级别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往好的方面想,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假期,还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在结果无法改变之时,不妨看开一点,不要只看到一件事的弊端,往好的方面想想,也能调节自己的心情。

每一次,都是在大机房考试拿到了第一后,又被推荐进小机房,过一两个月又会因为特殊安排回到大机房。如此轮回,已经有过两次了。这就好比是一个细胞周期,90%的时间是为细胞分裂准备的分裂间期,10%才是高光时刻的分裂期。所以再来一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属于我的一切,终究会回来的。

跟随年龄增长的不自信,总在反省,却忘记儿时纯粹无畏的本心。今天不是明天,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过好当下,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Just believe yourself and do it, because nothing is impossible.

posted @ 2025-03-18 17:56  Chen_Jinhui  阅读(220)  评论(6)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