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编解码——基础知识了解
1. 主流视频标准:

2. 视频编解码
颜色深度:假如每个颜色(平面)的强度占用8 bit(取值范围为0 到255),那么颜色深度就是24(8*3)bit
分辨率:宽的像素*长的像素
视频:单位时间内连续的n帧
比特率(码率):播放一段视频每秒所需的数据量 比特率 = 宽 * 高 * 颜色深度 * 帧每秒
色彩空间:RGB色彩空间(用红绿蓝三种基色表示色彩)、YUV色彩空间(用一个亮度分量和两个色度分量表示像素)
数据冗余:视频中存在大量冗余,视频编码本质上就是消除这些冗余,从而实现对视频数据的压缩

编码层次:依次为序列(一段完整的视频or一系列视频帧)、图像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多个帧)、帧/图像(某一时刻的图像)、切片(图像中的一个部分)、编码单元(块/子块)。编码过程按照编码层次,逐层深入、依次进行。而解码过程则是编码的逆过程。

图像组:常见的图像组结构是I帧、P帧和B帧的组合。在一个图像组中,I帧(关键帧)是自包含的,P帧和B帧则依赖于其他帧。 I 帧是内部编码帧(也称为关键帧),P 帧是前向预测帧(前向参考帧),B 帧是双向内插帧(双向参考帧)
混合编码:依次为预测、变换、量化、熵编码,并且每个流程都以块作为处理单位。

帧内预测:帧内预测是基于当前帧中的已编码信息进行预测。它利用当前帧中周围已经编码的像素来预测当前块的像素值。帧内预测通常用于I帧(关键帧)中,在这种帧中,视频数据是完全独立的,因此无法使用其他帧的信息。
帧间预测:帧间预测是基于其他帧(通常是前一帧或后一帧)中的数据来进行预测。它利用视频帧之间的时间冗余来压缩数据。帧间预测通常用于P帧(前向预测帧)和B帧(双向预测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