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awayang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发展历程

计算机 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产生了微处理器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早期冯诺依曼机

(1)采用存储程序的概念

(2)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3)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按地址寻访

(4)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5)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组成,操作码指出操作的类型,地址码指出操作数的地址

(6)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7)早期冯诺依曼机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运算器与存储器传送数据

存储程序:将指令以代码的形式事先输入到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然后按其在存储器中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按该程序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结束

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

计算机功能部件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存储器

工作方式:按存储单元的地址进行存取(按地址存取方式,相联存储器是按内容访问)

主存储器由很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包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这串代码位存储字,这串代码的位数为存储字长

主存储器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MAR)、数据寄存器(MDR)、时序控制逻辑组成

\[\begin{align} &MAR=4位\rightarrow 具有2^4个存储单元\\ &MDR=16位\rightarrow 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16bit\\ &1个字(Word)=16bit[根据计算机硬件64、32、16、8bit]\\ &1个字节(Byte)=8bit\\ &1B=1个字节=8bit\\ &1b=1bit\\ \end{align} \]

存储元:存储二进制的电子元件,每个存储元可存储1 bit(电容)

运算器

运算器核心为算数逻辑单元(ALU),运算器包含若干通用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和中间结果,如累加器(ACC)、乘商寄存器(MQ)、操作数寄存器(X)、变址寄存器(IX)、基址寄存器(BR)、程序状态寄存器(PSW)

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控制单元(CU)组成

一般将运算器控制器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成为CPU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image-20210815102032586

计算机性能指标

机器字长

计算机进行一次整数运算(定点整数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数据通路带宽

数据总线一次所能并行传送的位数

主存容量

主存储器所能存储信息的最大容量

\[\begin{align} &MAR为16位,表示2^{16}=65536,即此存储体内有65536个存储单元(64K)\\ &MDR为32位,表示存储容量为64K*32位 \end{align} \]

运算速度

吞吐量

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响应时间

从用户向计算机发生一个请求,到系统对该请求做出响应并获得所需结果的等待时间

主频

机内主时钟的频率

CPU的时钟周期

主频的倒数

CPI(Clock cycle Per Instruction)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CPI指该程序或该机器指令集中的所有指令执行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CPU执行周期

运行一个程序所花费的时间

\[\begin{align} &CPU执行时间=\frac{CPU时钟周期数}{主频}=\frac{指令条数*CPI}{主频}\\ \end{align} \]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begin{align} &MIPS=\frac{指令条数}{执行时间*10^6}=\frac{主频}{CPI*10^6}\\ \end{align} \]

FLOPS(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执行多少次浮点运算

\[\begin{align} &FLOPS=\frac{浮点操作数次数}{执行时间}\\ \end{align} \]

*单位计量

\[\begin{align} &M=10^6\\ &G=10^9\\ &T=10^{12}\\ &P=10^{15}\\ &E=10^{18}\\ &Z=10^{21}\\ \end{align} \]

基准程序

专门用于进行性能评价的一组程序

posted on 2021-08-14 21:03  Carraway  阅读(15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