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端法测量Fe-Cr-Al丝的电阻率
用四端法测量 Fe-Cr-Al 丝的电阻率
实验时间:2025/11/03
一、实验目的
- 了解接触电阻在低阻测量中的影响;
- 掌握四端测量法的原理与操作;
- 学会计算金属导线的电阻率及分析测量误差。
二、实验仪器
- Fe-Cr-Al 合金丝(待测样品)
- 标准电阻(精度 0.1 级)
- 滑线电阻器(总电阻约 30 Ω)
- 稳压电源(额定电流约 3 A)
- 四位半数字万用表(精度 0.05 级)
- 螺旋测微器、米尺、导线、开关等
三、实验原理
在测量低阻时,导线连接和接触处常引入附加电阻,称为接触电阻,一般为几十毫欧到几毫欧量级。若采用两端法测量,总电阻为:
其中 ( R_x ) 为样品电阻,( R_1、R_2 ) 为引线电阻,( R_c ) 为接触电阻。
当被测电阻仅为毫欧级时,上式中附加项将导致显著误差。
为消除此类影响,采用四端法(Kelvin 法) 测量。该方法将电流供给回路与电压测量回路分离,使电压表仅反映样品两点间的真实电势差。
1. 四端法的基本原理

被测样品两端分别接入两组导线:
- 外侧端子 ( J, J' ) 供电流 ( I );
- 内侧端子 ( P, P' ) 接电压表测电压 ( U )。
此时电压表测得的压降为样品的电势差:
由于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导线电阻,流经测量引线的电流极小,故可忽略压降影响,从而消除了接触电阻与引线电阻对结果的干扰。
2. 低值电阻的比较测量法
实验中常利用标准电阻与样品电阻串联,构成恒流或恒压电路,测量两者的电压比值来求未知电阻。
设标准电阻 ( R_n ) 两端电压为 ( U_n ),样品电压为 ( U_x ),电路电流为 ( I ),则:
代入$ ( R_s = \frac{U}{I} )$,可得:
即样品电阻与标准电阻成比例关系。
当采用恒流源时,电流恒定;若使用恒压源,则应保证两端串联后电压分配适当,防止电流过大导致样品发热。
3. 电阻率计算
设样品长度为 ( L ),直径为 ( d ),横截面积:
则其电阻率为:
将比较测得的 ( R_s ) 代入,可得:
式中各量均可实验测得,从而求出 Fe-Cr-Al 丝的电阻率。
4. 电阻率测量的不确定度估计
若各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 u_{U_x}, u_{U_n}, u_d, u_L, u_{R_n} ),则电阻率的综合相对不确定度为:
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于直径和电压测量。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精度约为 0.01 mm,标准电阻及电压测量误差通常在 0.05 级左右,满足低阻测量的精度要求。
四、实验内容
- 测量金属丝在不同位置的直径(6 次取平均);
- 测量导线的有效长度;
- 按电路图连接标准电阻与样品,测两者电压并记录;
-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测量,绘制 ( U_x )–( U_n ) 关系;
- 计算 ( R_s ) 与电阻率 ( \rho ),并估算相对不确定度。
五、原始数据

| 测量项目 | 测量值 | 单位 | 备注 |
|---|---|---|---|
| 螺旋测微器读数 | 3.955, 3.911, 3.920, 3.929, 3.915, 3.914 | mm | 初读数 −0.030 mm,仪器误差 0.004 mm |
| 米尺读数 | 42.02, 42.03, 42.02, 42.03, 42.02, 42.03 | cm | 仪器误差 0.5 mm |
| 标准电阻电压 ( U_n ) | 36.11, 40.12, 44.84 | mV | |
| 待测样品电压 ( U_x ) | 35.99, 40.08, 44.76 | mV | |
| 标准电阻 ( R_n ) | 1.000 Ω(忘了) | — | 作为计算参照 |
六、数据处理
计算
- 导线直径平均值与修正
平均读数:
考虑初读数校正(−0.030 mm):
仪器修正后,导线平均直径为:
- 导线长度平均值
平均读数:
考虑米尺误差 ±0.0005 m:
- 计算样品电阻
根据比较法公式:
计算三组结果:
| 组次 | ( U_x )(mV) | ( U_n )(mV) | ( R_s = \frac{U_x}{U_n} R_n )(Ω) |
|---|---|---|---|
| 1 | 35.99 | 36.11 | 0.997 |
| 2 | 40.08 | 40.12 | 0.999 |
| 3 | 44.76 | 44.84 | 0.998 |
平均值:
- 求横截面积
- 计算电阻率
结果:
不确定度
设相对不确定度由下式给出:
代入各项估值:
| 量 | 绝对误差 | 相对误差 |
|---|---|---|
| ( u_{U_x}, u_{U_n} ) | 0.05 mV | 0.0012 |
| ( u_d ) | 0.004 mm | 0.0010 |
| ( u_L ) | 0.5 mm | 0.0012 |
| ( u_{R_n} ) | 0.0005 Ω | 0.0005 |
则:
即:
最终结果
与文献值$ ( (2.8\text{–}3.0)\times10^{-5}\ \Omega\cdot\text{m} ) $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精度良好,四端法有效消除了接触电阻对低阻测量的影响。
采用更高精度的电压采样与恒流源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结果稳定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