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Facade模式可以为相互关联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类整理出高层接口,可以让系统对外只有一个简单的接口,而且还会考虑到系统内部各个类之间的责任关系和依赖关系,按照正常的顺序调用各个类。 还是先看一下示例程序的类图。 接下来根据示例程序代码理解一下Facade模式。 Database类就一个getPro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3 17:36 BigJunOba 阅读(24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就是当外部请求程序进行某个处理,但程序暂时无法直接决定由哪个对象负责处理时,就需要推卸责任。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要求做什么事时,如果他可以做就自己做,如果不能做就转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 下面是示例程序的类图。 下面是示例程序代码。 Trouble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3 16:21 BigJunOba 阅读(19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Visitor模式可以用来把数据结构与处理分离开。通俗来说就是编写一个访问者类来访问数据结构中的元素,并把对各元素的处理交给访问者类。这样,当需要增加新的处理时,只需要编写新的访问者,然后让数据结构可以接受访问者的访问即可。 下面先看示例程序的类图。 在示例程序中,使用Composite模式中用到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3 14:40 BigJunOba 阅读(26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Composite模式模式能够使容器与内容具有一致性,创造出递归结构。有时,与将文件夹和文件都作为目录条目看待一样,将容器和内容作为同一种东西看待,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处理问题。在容器中既可以放入内容,也可以放入小容器,然后在那个小容器中,又可以放入更小的容器。这样,就形成了容器结构、递归结构。 示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3 14:34 BigJunOba 阅读(27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Decorator模式就是不断地为对象添加装饰的设计模式。以蛋糕为例,程序中的对象就相当于蛋糕,然后像不断地装饰蛋糕一样地不断地对其增加功能,它就变成了使用目的更加明确的对象。 首先看示例程序的类图。 然后看示例程序代码。 Display类是可以显示多行字符串的抽象类。getColumns方法用来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3 11:45 BigJunOba 阅读(22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