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乐橙谷为大家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

误区一、异常的选择

                                      

  这幅图描述了异常的结构,其实我们都知道异常分检测异常和非检测异常,但是在实际中又混淆了这两种异常的应用。由于非检测异常使用方便,很多开发人员就认为检测异常没什么用处。其实异常的应用情景以下两种

     一、调用代码不能继续执行,需要立即终止。    

     二、调用代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和恢复。

误区二、将异常直接显示在页面或客户端。

  将异常直接打印在客户端的例子屡见不鲜,以 JSP 为例,一旦代码运行出现异常,默认情况下容器将异常堆栈信息直接打印在页面上。其实从客户角度来说,任何异常都没有实际意义,绝大多数的客户也根本看不懂异常信息,软件开发也要尽量避免将异常直接呈现给用户。

误区三、对代码层次结构的污染

  乐橙谷发现我们经常将代码分 Service、Business Logic、DAO 等不同的层次结构,DAO 层中会包含抛出异常的方法

误区四、忽略异常

  乐橙谷总结发现异常处理只是将异常输出到控制台,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里出现了异常并没有中断程序,进而调用代码继续执行,导致更多的异常。这个误区比较基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误区五、将异常包含在循环语句块中

    如下代码所示,异常包含在 for 循环语句块中。

        for(int i=0; i<100; i++){

         try{

         }catch(XXXException e){

          //….

         }

          }

误区六、利用 Exception 捕捉所有潜在的异常

  一段方法执行过程中抛出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异常,为了代码简洁,利用基类 Exception 捕捉所有潜在的异常

  本文由华宇互联旗下领先教育品牌乐橙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