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不写回忆的,因为重要的回忆你不写也会刻骨铭心,而一些无意义的琐事为什么要几下来呢?也许是今天在lab里受到几个年龄稍长的vendor影响,他们在要收工的时候突然几个人聚到一起开始总结各自的一年,有收获、有遗憾,更夸张的是到后来几个快到而立之年的人讨论起来了人生!所以我就想今年我都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那么现在我就把这些整理起来,看一看。
一年之大事记:
1-6月份上研一下学期的课程,大概每周三天课吧,上课之余几乎都在实验室,阅读了一些关于Agent、模拟、还有经济学的论文。
3、4两个月,干了点私活,补贴补贴家用。
1-5月份的断断续续的做了个Mutil-Agent系统的平台,只是针对解决经济学问题的特定模型,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调试出结果。
5月份考了高程。
5月底-7月底,做了个老板的NEC外包项目。
8月底-12月初,带本科生大四“计算机控制与应用”实验课,每周两个半天。
8月份开学开始看Agent系统这方面的论文,到11月底的时候,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一下,写了一篇用Agent做优化的paper。
11月13号考TOEIC。
12月14日开始到IBM CRL实习。
一年之收获:
说到收获,有点无从谈起,随着日子的推进,如果没有进步,那你就在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所以感觉没什么收获,但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考虑考虑这件事情吧。
1,做了点项目,挣了点钱。
之体会:虽然有些钱还没给,给的也不多,但是也能解燃眉之急啊,我是一个对自己比较节俭的人,但是我对该花的钱从来都不会吝啬,尤其是亲人和家人。
2,对软件的架构设计和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理解。
之体会:这东西不是看书学来的,不是老师能教会的,自己还应在这方面多努力多下功夫,主要是要勤于事后思考,不断总结。做NEC外包的时候对这方面感触挺深的,由于我负责一块,所以有很多和小日本直接沟通的机会,感受到了很多,不仅是项目本身,还有工作态度等。
3,写了一篇paper。
之体会:首先这篇论文的出现要感谢skywind。我一向鄙视那些改改别人程序,说对算法有了改进进而出了paper的行为。但是我觉得自己的paper不一定水平有多高,但是整个过程都是大家思考、讨论、研究出的结果,每一行代码都是我自己写的,就从这点上来说,我并不鄙视我自己:)
4,到IBM中国研究中心(CRL)实习。
之体会:刚来不到一个月,体会并不那么深刻。不过我一直再想这是不是我要的?我不想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并不适合自己的、不能让自己迸发所有***的地方,的职位工作、生活。但是话说回来,我只是个Intern,IBM不可能让你做很多,接触太深,所以我再学习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再观察,看这里是不是我想要的,毕竟实习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因为觉得自己对research不太感冒,还是走走看吧,不管怎么说,我想学习java、想用java的计划会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5,就叫做5吧,都忘了,我过了高程,虽然觉得并没有意义,自己也没在意。
一年之教训、体会:
我觉得作为总结,这才是重点,因为只有这才会对你以后的想法、决定、做事的方式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
1,正确定位自己的character。不断总结你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尽快的定位自己,为自己的职业做一个大方向的指引。
2,该舍弃的、不能舍弃的和不应舍弃的。这点在考完toeic那天颇有感触,因为我英语是自己的弱项,也一直想学好,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平时看看文章,读读新闻,写写信都不成问题,一到考试就完蛋,是“心虚”导致了怯场?不知道,我只知道考完试和老婆说,“再也不考了,虽然考试不成功,但我收获很大,何必呢!”毕竟英语不是你人生路上的独木桥,如果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欠缺,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弥补,没必要叫这个真,费很多经历来填补自身不是致命的缺陷,不值。人无完人,何不把精力放在自己更敢兴趣,更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而不能舍弃的就是你自己必须具备的东西,比如说你想考公务员你就必须入党,无论多大代价;不应舍弃的就是能费很少代价得到的东西,我只交了130rmb,考考试得了个高程证,虽然意义不大,但我付出的更少。
3,不要急躁。感觉有时做事过于心急,也因为这曾经使自己吃过亏,在这方面老婆比我强多了,总提醒我。所以以后做事尽量要稳。
4,学习要求甚解。IT行业是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的行业,也是知识最繁杂的行业之一,但是我们学习时也要讲究个深度,否则个人永远也得不到质的提升,觉得自己以前学习有时有惰性,不太爱深入钻研,最近学习做的还行,希望继续努力,但不要钻牛角尖:)
5,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
6,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那点知识一文不值。有的时候“关系”甚至比你的知识更重要。
乱起八糟就这些吧,最后写下一句话作为短期在ibm实习的路标吧。“多说,少说,不成熟的想法不说;努力学习,深入思考,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