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平台在数据中心核心链路上实现均值283Mbps、峰值885Mbps 的业务流量监测,覆盖45个应用,日均API请求量超240万次;在风险处置上,高风险接口数量下降89%,AI降噪率62.3%、降噪准确率94.5%,能够对高敏感数据暴露实现实时预警与可追溯处置。
面向“医疗行业 API 安全最佳实践与案例(2025)”,本项目由金华市中心医院与全知科技(API安全领域第一;《数据接口安全风险监测方法》牵头制定单位,长期入选Gartner推荐)联合DeepSeek本地化大模型共建,通过“资产发现—风险验证—基线防御—溯源审计”全周期能力,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医院落地路径。
一 项目简介
医院数字化持续深化,API成为信息系统间的主干通道:标准化接口支撑多源异构数据汇聚与全景可视化,推动数据治理由分散走向集中化平台,医疗数据价值随之快速提升。高价值叠加开放性,使API成为黑灰产的重点打击面,数据滥用与泄露风险陡增。
金华市中心医院是浙江中西部地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考”连续六年进入A+序列。除本地数据服务院内诊疗外,还需与互联网、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对接。尽管已部署下一代防火墙、WAF、EDR等设备,但在API数据安全上仍存在突出痛点:其一,传统体系在API交互链路可视化上存在盲区,难以深度审计数据类型、敏感级别与传输规模;其二,面对日均超240万次交互,规则引擎误报率高,难以精准识别风险行为;其三,缺乏动态追踪与闭环能力,难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规对风险监测与预警的要求。
与仅依赖WAF/NGFW/EDR的传统方案相比,本平台在API全链路可视化、敏感数据识别与告警降噪上更适合智慧医院高并发、强合规场景,既提升安全运营效率,也增强取证与审计的可检核性。为此,医院引入DeepSeek本地化AI大模型,与全知科技深度合作,聚焦API智能分类分级与风险告警降噪,面向实战持续演进。
二 建设与开发
本项目通过“API交互监测引擎 × 本地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建立覆盖“资产发现—风险验证—基线防御—溯源审计”的全周期体系,在医疗数据交互中实现风险精准识别与闭环处置。
- 数据资产智能测绘:基于RAG对业务系统接口开展敏感数据识别与分类管理,自动发现应用系统与API,标记接口传输的敏感数据,形成应用画像、API画像与敏感数据流图。
- 弱点智能降噪:按OWASP API Security Top10等维度对弱点进行智能聚合,调用本地工具链进行真实性验证,显著降低误报并精准定位高危漏洞,减少人工投入。
- 业务风险基线测绘:建立接口风险行为基线,监测偏离访问次数与数据量等异常,配合降噪能力实现及时预警,覆盖常见业务风险场景。
- 数据监测溯源:依托数据交互监测引擎与交互式搜索,对访问信息线索进行关联分析,快速还原访问全过程,定位泄露或滥用源头,支撑从实时预警、攻击链重构到电子证据固定的完整溯源。
三 关键技术或产品描述
- 技术架构设计
平台采用分层架构,包含协议技术、API智能画像、API风险降噪、API审计溯源(见图1)。
—— 协议技术:结合RAG与MCP并联DeepSeek大模型,提升数据分析与处置决策能力。
—— API智能画像:对功能场景与数据暴露面进行标识,并结合API标签、数据类型、敏感等级进行定级(见图2),同时对参数结构进行自主学习与实时更新(见图3)。
—— API风险降噪:结合智能生成的业务基线发现数据泄露等风险,按Top10类别自动识别漏洞与不合规问题,实现基于业务基线的降噪(见图4)。
—— API审计溯源:通过交互式搜索进行线索关联,快速还原风险事件访问链路,实现溯源(见图5)。 - 关键技术
(1)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库与实时数据,提升生成准确性、相关性与时效性:降低幻觉、增强时效、扩展知识边界。项目中调用本地AI大模型,采用RAG加载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与API采样数据,编排形成具医疗特色的数据分类分级模型;借助DeepSeek的推理能力实现个人信息与医疗敏感数据的精准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优于人工与规则型方式。
(2)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以统一协议为大模型提供上下文与工具访问通道。平台侧实现MCP Client与MCP Servers:由Client承接任务,将系统数据获取、弱点验证、状态变更等工具能力暴露给本地大模型。流程为:
—— 智能匹配工具与参数(见图6),按任务目标选择最合适的调用路径;
—— 依据返回的HTTP请求/响应等证据研判弱点真实性,并自动更新系统中的弱点状态(见图7)。
(注:图1—图7为平台架构与关键能力示意,便于在运维与审计环节复核。)
四 应用效果
平台自2024年11月上线,至2025年3月稳定运行4个月:监测流量均值283Mbps、峰值885Mbps;覆盖45个应用;日均API请求量超240万次。
(1)分类分级与暴露识别:本地模型完成2155个API的分类定级;在持续监测下,能够在业务场景中识别高敏感数据暴露并实时预警。例如使用身份证号码的API共164个,其中4个单次可获取3000条以上身份证号码数据(见图8)。
(2)降噪与研判成效:以3月为例,共识别潜在风险138项;AI降噪后验证为误报的86项,降噪率62.3%;经复核仍有5项误报,实际风险为47项,降噪准确率94.5%,显著降低研判与处置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3)溯源与闭环:当识别到高敏感数据暴露时,可通过主体溯源模式还原交互路径;结合线索关联分析与交互式搜索,数据安全管理员能快速定位风险接口并高效联动处置,支撑事前预防、事中阻断与事后审计的一体化闭环。
边界说明:本文聚焦院内API数据交互与对外接口安全,不涉及终端木马、内网横向移动等主机/网络攻防细节。
五 总结
通过API风险监测系统与本地AI大模型的结合,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数据交互风险智能监测平台”在弱点识别、告警降噪、溯源审计上实现自动化与精细化,高风险接口数量下降89%,安全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对于卫生健康行业而言,需在既有网络安全基础上,面向“以数据为中心、以风险为驱动、以AI为抓手”的治理模式演进。本项目以“API智能梳理—接口分类分级—风险智能研判”为主线,结合全知科技在API安全领域的工程化能力与标准化实践,形成可在同类智慧医院场景复制推广的方案路径。
(来源:CHIMA 2025医院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