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浮动路由的原理以及如何配置
一、路由概述
路由: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路由器: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设备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三、路由表
1、路由表的概念
路由表是指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中
2、路由表的形成
① 直连网段(对于直连路由两边配IP地址,就能自动生成)
配置IP地址(例系统视图下,ip add 192.168.1.0 24),端口UP状态(undo shutdown),形成直连路由
② 非直连网段
对于非直连的网段,需要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将网段添加到路由表中
3、路由表的分类
静态路由
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是单向的
缺乏灵活性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为:IP route-static 目标网段 下一条地址(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1)
默认路由
当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路由器把请求转发到默认路由接口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
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的命令格式一样,只是把目的地ip和子网掩码改成0.0.0.0和0.0.0.0
四、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源目地址变化
过程:
1、PC1到PC2实现通信,源IP是PC1的IP地址:192.168.1.2/24,源MAC地址是PC1的Mac地址:00-11-12-21-11-11,目标IP是PC2的IP地址:192.168.2.2/24,目标Mac地址PC1未知,于是需要发送ARP请求到网关(PC1与PC2属于不能网段,跨网段通信需要经过网关),路由A会给PC1一个ARP回应,PC1会把A的MAC地址(二层MAC地址)记录到ARP缓存表中
2、封装:PC1将数据封装传给路由器A,路由器A收到之后会拆MAC地址,看IP地址,进行寻路,从E1口传输
3、路由器A的E1口开始进行数据封装,源IP是PC1的IP地址:192.168.1.2/24,源Mac是接口E1的Mac地址:00-11-12-21-33-33,目标IP是PC2的IP地址:192.168.2.2/24,目标MAC未知(源IP、目标IP是不变的,变的是MAC 地址),发送ARP请求表给路由器B的接口E1,收到之后给回应,路由器A的接口E1会把路由器B的接口E1的MAC地址记录到ARP缓存表中
4、封装:路由器A将数据封装传给路由器B,路由器B收到之后会拆MAC地址,看IP地址,进行寻路,从E0口传输
5、再次封装,IP地址不变,源MAC地址为00-11-12-21-55-55,目标MAC未知,路由B对PC2进行ARP请求,收到回应之后将PC2的MAC地址记录到ARP缓存表
6、路由器B将数据封装给PC2,PC2收到数据
补充:在生活中两个PC之间进行通信时,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是网关的MAC地址而不是对方的,因为数据封装时封装的是网关的MAC地址
五、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比
1、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路由选择
路由转发(二次封装MAC地址)
2、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
硬件转发
六、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
[Huawei] dis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
[Huawei]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1 (0.0.0.0 0.0.0.0代表任何网络) 默认路由
[Huawei] 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2.1 (可用24) 静态路由
[Huawei] ip route-static 10.1.0.0 16 NULL 0 静态路由黑洞,特殊的应用场景
七、浮动路由
1、概念
当多条链路带宽差异特别大的时候,我们让高带宽链路成为主链路,低带宽成为备份链路,通过调整静态路由优先级达到链路冗余。默认优先级为60,优先级越小,优先级越高
2、路由的选举规则
比较掩码长度,越长越优
路由优先级,越小越优先
路由开销值,越小越优先
3、路由选举过程中比较的参数
掩码长度:掩码越长表示网段越精确,所以掩码越长越优
路由优先级pre:不同的路由协议拥有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路由器的可靠成都,越小越优
路由开销值cost:描述从路由器本地到达目标网段的距离优多远,直连路由位cost为0
设置优先级:IP route-static 4.4.4.4 32 25.0.0.1 preference 70 设置优先级,默认60数字越小越优
八、动态与静态路由原理配置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