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据类型的内置方法
一、列表的内置方法
l1 = [11, 66, 33, 55, 88]
1.列表的升序
l1.sort()
print(l1)
2.列表的降序
l1.sort(reverse=True)
print(l1)
3.列表顺序颠倒
l1.reverse()
print(l1)
二、字典的内置方法
dic = {'name' : 'mike', 'age' : 25, 'hobbies' : ['play game', 'study']}
1.利用K修改值,K不存在则报错
print(dic['name'])
print(dic['msg'])
2.利用K修改值,K不存在则新增一个K:V键值对
dic['name' ]= 'lisen'
print(dic['name'])
dic['pwd'] = 123
print(dic)
3.统计字典内键值对个数
print(len(dic))

4.删除字典内元素
4.1 使用del删除,中括号内填写K
del dic['name']
print[dic]
4.2 使用pop删除,删除K对应的键值对
dic.pop('name')
print(dic)

4.3 使用popitem删除,删除末尾的键值对
dic.popitem()
print(dic)

5.使用get取值 键不存在不会报错会返回NONE
print(dic.get('name'))
print(dic.get('msg'))
7. 使用keys()取得K值 ,在python2中结果会是一个列表,在python3中为了节省内存空间结果会是一个迭代器
print(dic.keys())

8. 使用value()取得v值 ,在python2中结果会是一个列表,在python3中为了节省内存空间结果会是一个迭代器

9.使用items()取得键值对 ,在python2中结果会是一个列表,在python3中为了节省内存空间结果会是一个迭代器
print(dic.items())

10.更新字典
使用update更新字典,键存在则修改,不存在则增加
dic.update({'name':'mikeNB', 'pwd': 123})
print(dic)

11.初始化字典
dic.fromkeys(['k1', 'k2', 'k3'], [])
print(dic.fromkeys(['k1', 'k2', 'k3'], []))

三、元组内置方法
1.类型转换 能够支持for循环的数据都能转变成元组
笔试题:
t1 = (111) # 整型
t2 = (123.1)# 浮点型
t3= ('hello') # 字符串
元组能只有一个元素时,必须要在后面加上一个逗号才能是元组。
t = (111, 222, 333, 444, 555)
2.索引取值
print(0)

3.切片操作
print(t[1:5])
4.步长
print(t[1:5:2])

5.统计元组内元素的个数
print(len(t))
6. for循环
for i in t:
print(i)

7.计算某个字符在元组内出现的次数
print(t.count(111))

四、集合的内置方法
1.定义一个空集合要用set()
2.类型转换
能被for循环的数据都可以被转换成集合,每个数据都必须是不可变类型的
3.去重
s1 = {1, 2, 2, 2, 3, 4, 3, 4, 3, 1, 2, 3, 2, 1, 2, 3, 2, 1, 2, 3}
print(s1)
4.关系运算
friends1 = {"zero", "kevin", "jason", "eg"}
friends2 = {"Jy", "ricky", "jason", "eg"}
4.1 使用&来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print(friends1 & friends2)

4.2 使用 | 来求两个集合的总和
print(friends1|friends2)
4.2使用 - 来求第一个集合比第二个集合多了什么元素
print(friends1 - friends2)
print(friends2 - friends1)
4.3对称差集 使用^来求两个集合独有的元素
print(friends1 ^ friends2)
4.4 父集与子集
s1 = {1, 2, 3, 4, 5}
s2 = {1, 2, 3}
print(s1 > s2) # 判断S1是否是S2的父集 True
print(s1 < s2) # 判断S1是否是S2的子集 Fals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