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NAT是将IP数据报文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私有IP地址访问公有IP地址) 三种类型:静态NAT 动态地址NAT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本实验模拟企业网络场景。R1是公司的出口网关路由器,公司内员工和服务器都通过交换机S1或S2连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12 14:12 gxy* 阅读(57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三台路由器都互相直连,为了使整个网络互相通信,需要在所有的路由器上部署路由协议。在所有路由器上部署OSPF协议,且所有路由器都属于骨干区域。 配置完成后,我们使用ping检查各个直连链路之间的连通性 部署单区域的OSPF网络 创建并运行OSPF(1表示进程号,默认为1) area创建区域 现在要实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09 18:33 gxy* 阅读(40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DHCP(基于全局地址池) 开启DHCP功能 创建一个全局地址池 名为gxy1 配置gxy1的可动态分配的网段 不指定掩码默认为24位且该网段必须与G0/0/0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 配置地址租期 天 小时 分钟 配置DHCP客户端的出口网关地址 配置地址池中192.168.1.250到192.168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06 20:32 gxy* 阅读(2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STP的小知识: STP是应用在交换机上的,其目的是为了分割广播风暴。我们正在实际情况中,交换机的连接一定是有环路的(物理上),STP就是为了用逻辑链路控制一条路关掉,使其物理有环逻辑无环。 STP是自动生成的,建立的时候通过组播(运行STP的交换机)的方式发送BPDU来学习MAC地址,从而自动形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06 10:41 gxy* 阅读(334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使用ip address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完成后,要使得PC1与PC2互通有两种方法 1. 配置默认路由(因为都是经过R2而下一跳跟出接口都一致比较省事) 即目的网段和掩码全为0,表示任何网络,下一跳地址为10.0.12.2 [R1]ip route-static 0.0.0.0 0 1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05 20:41 gxy* 阅读(4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实验三:(Hybrid接口的处理) 某企业二层网络使用两台S3700交换机S1和S2,且俩台设备在不同的楼层。网络管理员规划了3个不同的VLAN,HR部门使用VLAN010,市场部门使用VLAN20,IT部门使用VLAN30现在需要让处于不同楼层的HR部门和市场部门实现部门内部通信,而两部门zh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2 22:24 gxy* 阅读(90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实验五: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单臂路由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主机的相互访问,但是有局限性,例如带宽、转发效率等。 三层交换机在原有的二层交换机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因为数据没有像单臂路由那样经过物理线路进行路由,很好解决了带宽瓶颈的问题。 实验内容: 公司有两个部门销售部和客服部,分别规划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2 11:53 gxy* 阅读(363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实验四: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通过一台路由器,实现三层转发) 模拟公司网络场景。路由器R1是公司的出口网关,员工PC通过接入层交换机(S2 S3)接入公司网络,接入交换机又通过汇聚交换机S1与路由器R1相连。公司内部网络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隔离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二层通信,保证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2 11:48 gxy* 阅读(45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实验二:(实现VLAN的数据帧跨交换机传递 链路配置为干道链路) 配置 Trunk接口(Trunk端口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可属于多个VLAN) 实验内容: 模拟公司网络场景。公司规模较大,员工200余名,内部网络是一个大的局域网。公司放置了多台接入交换机(S1和S2)负责员工的网络接入。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19 21:18 gxy* 阅读(48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VLAN 虚拟局域网 实验内容 模拟企业网络场景 公司内网是一个大的局域网,二层交换机S1放置在一楼,在一楼办公的部门有IT部和人事部;二层交换机S2放置在二楼,在二楼办公的部门有市场部和研发部。由于交换机组成的是一个广播网,交换机连接的所有主机都能互相通信,而公司策略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主机不能互相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19 16:54 gxy* 阅读(62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使用Samba服务口令验证方式可以让共享文件更加的安全,做到仅让信任的用户访问,而且验证过程也很简单,要想使用口令验证模式,我们需要先需要创建Samba服务独立的数据库。 第一步:安装Samba服务软件包 第二步:检查当前是否为user验证模式 # cat /etc/samba/smb.conf 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14 16:21 gxy* 阅读(6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NFS(Network Files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 NFS文件系统协议允许网络中的主机通过TCP/IP协议进行资源共享,NFS客户端可以像使用本地资源一样读写远端NFS服务端的资料,需要注意NFS服务依赖于RPC服务与外部通信,所以必需保证RPC服务能够正常注册服务的端口信息才能正常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01 15:33 gxy* 阅读(8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即能够让用户在互联网中上传、下载文件的文件协议,而FTP服务器就是支持FTP传输协议的主机,要想完成文件传输则需要FTP服务端和FTP客户端的配合才行。 通常用户使用FTP客户端软件向FTP服务器发起连接并发送FTP指令,服务器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01 15:04 gxy* 阅读(181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阅读该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01 10:45 gxy*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RAID5:需要至少三块(含)硬盘,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储存成本。 RAID10:需要至少四块(含)硬盘,兼具速度和安全性,但成本很高。 raid 10(5块磁盘) 1.添加硬盘设备(添加5块) 第1步: 在虚拟机中添加用来做逻辑卷实验的硬盘。 第2步:选择磁盘。 第3步:选择磁盘类型。 第4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9 21:26 gxy* 阅读(4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Vim编辑器的三种模式的操作不同与切换方法: 命令模式:控制光标移动,可对文本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工作。 输入模式:正常的文本录入。 末行模式:保存、退出与设置编辑环境。 记住每次运行vim编辑器后都默认是“命令模式”,需要先进入到“输入模式”后再进行编写文档的工作,而每次编辑完成需先返回到“命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2 18:34 gxy* 阅读(17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man命令的操作按键: 按键 用处 空格键 向下翻一页。 [Page Down] 向下翻一页。 [Page Up] 向上翻一页。 [HOME] 直接前往首页。 [END] 直接前往尾页。 /关键词 从上至下搜索某个关键词,如"/linux"。 ?关键词 从下至上搜索某个关键词,如"?linux"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2 18:15 gxy* 阅读(40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克隆虚拟机hbza(在hbza关机的状态下克隆 在关闭的状态下拍摄快照,上面菜单栏找克隆 就可以直接克隆);在克隆的虚拟机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影响使用 创建完整克隆 设置克隆虚拟机名称及位置 安装好克隆的虚拟机后,设置该选项 选择映像 开启虚拟机 打开终端 创建目录gxy 挂载到 /gxy目录 开启y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1 22:39 gxy* 阅读(1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创建新的虚拟机 添加映像(windows系统下必须先添加映像) 选择相应的镜像文件;网上查找密钥输入;版本按要求选择;单击 下一步;设置虚拟机名称 位置 ;下一步 默认的磁盘大小(不用管)——下一步 开启虚拟机 等待安装 按照要求激活window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1 21:42 gxy* 阅读(20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打开VMware软件 2.创建新的虚拟机 3.下一步 4.点击 稍后安装操作系统——下一步 5.选择 其中版本 我的镜像是这个版本所以选择这个 6.下一步 设置虚拟机名称 要保存的位置 7.下一步 设置磁盘大小 选择将虚拟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 8.点击 完成 9.编辑虚拟机设置 打开CD/DV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1 20:44 gxy* 阅读(745)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