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重启
前言:https://www.cnblogs.com/663B/p/18009055。
也许是 noi 游记。
在我写下上面这篇博客后,我迎来了奇迹:省选奇迹般地扛住了 T1 代码调不出来的压力;虽然没有点提交按钮但还是成功交上了代码,让我不至于小丑般地退役;最后 1/3 校线让我成功卡进了队(虽然最后也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感觉挺对不起那位被我卡掉的同学 qwq)。
在那之后我开始再次变得患得患失,省选前孤注一掷的心态再也无法找回。我开始为了每一场模拟赛的发挥而斤斤计较,开始为代码编写而感到痛苦,开始不断地用假象欺骗自己。
期间参加了 thusc 和 apio,thusc day1 发挥很好,day2 发挥很牛魔,代码能力弱的感人,喜提 2 等约。apio 对着 t2 调试了 3h+ 狂砍 10 分,最后堂堂拿下铁牌。
我的心境又回到了 noip 前浮躁的状态,于是命运赐予了我 noip 一样的成绩。
在 noi 的考场上,我 d1t1 不会做,d1t2 场上被莫名其妙地卡在了第 2 档,导致我不敢往后推进(后来证明是 checker 写错了,重评后把分加了上来,但我浪费的大把时间都回不来了);d1t3 完全没有对题目进行任何有效转化。
考完后我对着 rsr 和教练发表了很多批话和气话,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其实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包容了我无理取闹的行径,让我不至于心态完全崩溃。谢谢你们。
后来我放下了一切,走上了 day2 的考场。
然而,d2t1 找出了正确的高分做法却写出了沙比代码导致我误认为做法假了,最后喜提 50pts;d2t2 离正解一步之遥;d2t3 显然不是我能触及的。
到最后我找出来 d2t1 的(错误)规律,然后并没有冲出来。
于是一切都结束了。
我仍然记得考完后的那个晚上,机械般地参加了嘉年华,完全没有任何想要融入欢乐氛围的想法。最后奶龙玩偶也发光了,没有领到,更呕火了 /fn。
我在重庆育才的操场上转圈,第一次心态平和地欣赏着这个学校的一切,这座城市的美。
只要不去回想起来那些痛苦的经历,似乎一切都仍然如故。但是,真的能不去触碰心中的警戒线吗。
rsr 非常惊险地拿到了银牌,结合他现在的文化课成绩,基本上已经稳进 THU 了。作为多年的同伴,我很希望我能发自内心地为他祝贺。但坦白的讲,我做不到。不知道写下这段话后,我能不能有所改变。我衷心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我一直不愿直面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虚伪地故作释然,固执地藏匿着内心的拧巴和劣等感。
回家以后我开始了漫长而又短暂的高三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公式的一天。从一开始的 500 多分到现在的 600 多分,好像比起其他的竞赛生我也没有所谓的显著提升啊?哈哈,又开始了不自觉的比较。
今天写了很多张英语卷子,中间不时小憩一会,在休息的间隙我终于静下心来,理了理我 noi 以来的经历,于是有了这些文字。
之前写到了一篇语文作文,大概是要说一些 “成见” 有关的东西。我苦思冥想,最后得出了结论:摆脱成见的关键是保持内心的自洽,如果陷入了社会评价体系的窠臼,那么又怎能不对自己产生基于 “成见” 的自我批判呢?
看看我自己,好像也是这个样子。我从小就好胜心极强,固执地追求着别人眼中的 “优等”。这样的性格让我之前被 rsr 喷过,现在想想,他的话虽然刺耳,但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确实是这样一个虚荣感极强的人,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性格是否刻在了我的骨子里。也许我还没有那么烂,但我至少该做出些改变了。
我不想再被各种各样的考试异化,我不想再被以成绩为唯一关键字的 cmp 函数排序,我不想再做一个单向度的人。这样的思维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和同学的交往,我对纯粹知识的热爱。
离高考还有 50 多天,明天还有构式联考。遵循贪心算法,我仍应尝试做最后的努力,以求在这个体制内镀一层金,尽可能扩大决策集合。但我不想再把这样的评判标准作为我的一切。世界并不美好,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付诸真心的热爱。
希望这篇文字能成为我对自己的警示,在我再次迷路时让我看到来时的路。
お幸せに。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