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武

IP基础知识

一、IP寻址

1.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最初方案是使用地址分类。

2.A类:0.0.0.0-127.255.255.255

B类:128.0.0.0-191.255.255.255

C类:192.0.0.0-223.255.255.255

D类:224.0.0.0-239.255.255.255

E类:240.0.0.0-247.255.255.255

 

二、子网

1.子网划分可以利用IP地址系统把物理网络分解为更小的逻辑实体——子网。

2.子网的概念最早源自于地址分类系统,而且在ABC类地址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现。然而硬件厂商和internet社区建立了一种解析地址的新系统,名为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它不需要关心地址类别。

192.168.1.0/24,它指的是IP地址是192.168.1.0,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是24个,即255.255.255.0,二进制显示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很容易看出这个就是一个C类的网络,最后的八个0可以随意组合,取值范围为0-255。

同理192.168.1.0/29,指的是IP地址是192.168.1.0,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是24个,即255.255.255.248,二进制显示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可用IP地址个数有8个,

一般首尾IP地址为特殊地址,不在实际中使用。

三、代码实现

以下提供两个在/24子网池下划分更小的子网(24< x < 32)和在/16子网池下划分更小的子网(16< x < 24)的实现类。注意:其中去掉了主要的业务逻辑代码,仅提供了IP分配的算法实现。因为需要启用的IP地址比较多,使用了源生的JDBC事务来提高执行效率。备注:此处使用的springCloud框架,底层实现仅供参考。

3.1、基础PO

posted on 2019-11-29 11:02  王潇武  阅读(948)  评论(4)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