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附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需求的编写是为了研究利用大型数据库做基础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同时它也是进行项目策划、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基础,是维护人员进行内部维护,信息更新,验收和测试的依据。

1.2背景

开发软件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这任务提出与开发者为我们小组软件工程的的课程设计,用户是学校图书馆。 

本产品是针对电脑管理图书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读者登记、购入新书、读者借还书、图书注销等。

1.3定义

图书管理系统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为本校师生提供方便的图书借阅环境,并能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对信息的各种功能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1.4参考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3版)》 邝孔武 王晓敏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   邹欣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  王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2.1.1功能要求

图书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当前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国家各种政策法规,信息指标体系满足标准化要求,能够准确快速的记录图书的状态,以便能轻易的查出图书是否被借、是否归还、是否借出超期等信息;读者和管理人员可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不能被请以破坏,不能让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删改图书信息,对断电、司机、系统崩溃等问题有有力措施以保障数据不受损失。

2.2目标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运用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以及同学的建议所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的图书销售管理。实现便捷的借阅流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2.3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图书馆规模、设备状况、操作人员技术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开发图书馆管理所具备的能力及实现的方法,对已有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比较。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2工作负荷

①图书借阅; 

②学生查阅书号借书; 

③服务器记录借书学生学号; 

④登记借出图书;

3.3费用开支

经费支出数额较小

3.4人员

维护所需要的人员:计算机人员一名,技术要求不高,不过需要的时间多。

3.5设备

版本在Window7以上的电脑一台。

3.6局限性

经过我们查阅资料和亲身经历了解到,可知原有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术的过于陈旧,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费用支出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系统来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4所建议的系统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非常重要,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为管理者与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登陆、书籍管理、读者管理、书籍信息管理

4.3改进之处

我们所建立的图书管理系统,与现有的相比优越性不是很大,但是与现有的相比,对于数据的处理更具有系统性和快速性。

4.4影响

采用建议系统后,改进了原有系统的性能所以对设备要求自然过高,建议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设备也必须跟着升级,尽量考虑到对现有软件的兼容性。

4.5局限性

由于第一次做比较正规的开发,所以难免还有些地方有所遗漏。

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到达;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房屋和设施:800元;
计算机一台:5000元;
数据通讯设备:2000元;
安全与保密设备:1000元。

6.2收益

6.2.1一次性收益

暂无。

6.2.2非一次性收益

节约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升图书管理效率。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由于新系统服务使用方便,大量用户使用上机操作,平均每天收益30元,每年收益大概10950元。

6.3收益/投资比

由于在图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没有做具体的统计,但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图书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之后,预期会带来可观的收益,在管理上也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会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6.4投资回收周期

根据投资和收益的分析,两年内便可以收回投入成本,剩下两年年大概收益20000元。

6.5敏感性分析
a.该系统的使用寿命为:4年;

b.该系统的工作负荷量:6台计算机;

c.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待变化时,对开发和收益的影响最多不超过5000元。

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该项目为独立开发,在技术上没有使用任何现有的软件与方法。所以在法律方面不会存在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问题,完全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履行。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使用本系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维护员由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人员都要经过本系统的使用培训。

8结论

总和各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该系统是可行的。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可行性分析方法,加深对软件工程概念的理解;

2.掌握“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明确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具体过程;

3.掌握软件可行性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具体的可行性分析;

2.掌握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方法和步骤,撰写出所选题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实验步骤


按照附件一,撰写所选题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可行性分析方法,加深了对软件工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明确了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具体过程。

 

posted @ 2022-10-09 15:05  1eiii  阅读(17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