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发展历史
WorldWideWeb 1991年,正式发布的WorldWideWeb是全球最早的一款浏览器,由Tim Berners-Lee(万维网之父)创建于欧洲核子物理实验室,后来改名为Nexus,特点是可以兼容Unix和Microsoft DOS的,但是还不支持图片的显示,虽然功能有限,但在当时却非常流行。
Erwise 浏览器于1991年由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4个在校生开发,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学士学位研究课题,1992年正式完工。第一款图形网页浏览器,具备文本搜索、可载入多个Web页面的浏览 器,浏览器基于X-windows平台。
为什么Erwise浏览器最终没有成为网页浏览器的先驱呢?因为当时的芬兰经济正处于衰退期,国家濒临破产,风险投资根本就无从谈起。
ViolaWWW 首次发表:1992 年 ViolaWWW 也是一个非常早的浏览器,1992 年 5 月发布,开发者是美国加州大学学生 Pei-Yuan Wei(魏培源),也是针对在 Unix 的 X Windows 环境开发的,应该说做得非常不错,例如能正常显示表格,也加入了“历史记录”功能,有“前进”、“后退”图标,其中不少的思路都被后来的一些浏览器借鉴。
MidasWWW 首次发表:1992 年 MidasWWW 也是一款 Unix 的 X Windows 环境下的浏览器,发布于 1992 年 11 月。是由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托尼约翰逊开发的,当时在物理学者中比较流行,但托尼约翰逊自己并没有在 MidasWWW 花太多的心思。反倒是他的一个同事当这个浏览器移植到了 VAX 计算机中,这也使得 MidasWWW 成了第一个能在 VAX 计算机上运行的浏览器。 MidasWWW 的一大亮点是点击链接后文字颜色会发生改变(后来的很多浏览器都学它这样了),另外,MidasWWW 也是第一个拥有插件的浏览器。
1994年。 IE的诞生。Internet Explorer。从(Spyglass Entertainment)购买内核:Trident。
(1975年,当微软诞生的时候,比尔·盖茨只有19岁。1985年。比尔于1985年推出的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让微软腾飞的“决定性产品”。)
1995年,**他推出了Windows95,与IE捆绑销售。
1998年,**微软的IE已占有网络浏览器市场的半壁江山,一举夺回了三年前被网景的“领航员”浏览器抢去的主导地位。
1998年,**美国在线收购网景。(2000年美国在线又与时代华纳合并。2003年美国在线 解散)
1995年,**Opera浏览器,挪威。最初内核是Presto,后使用Google的Chromium,再后来跟Google使用Blink内核。(套上Chromium,用户体验下降)
2003年,**Safari浏览器。引擎:Webkit。苹果公司对比了Gecko 和 KHTML 后。用了KHTML的webkit。(chrome是由webkit分支出来的)
2004年,**Firefox浏览器(网景成员),内核:Gecko。
2008年,**Chrome浏览器。内核是chromium(其实是webkit分支,但是把Webkit代码梳理的性能更高)。Blink其实是Webkit的分支。
(谷歌公司还研发了自己的 Javascript 引擎,V8,极大地提高了 Javascript 的运算速度
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和js引擎的关系
浏览器内核分成两部分:渲染引擎和JS引擎。
渲染引擎: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浏览器内核。
负责对网页语法的解释(如HTML、CSS、JavaScript)并渲染网页。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有所不同,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显示效果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当前主流渲染引擎内核:
JS引擎:
最开始渲染引擎和js引擎并没有明显区分,后来JS引擎越来越独立,内核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JS引擎负责对JavaScript进行解释、编译和执行,以使网页达到一些动态的效果。
JavaScript引擎:
1) 火狐:
Rhino,SpiderMonkey、TraceMonkey、JägerMonkey
2)谷歌: V8。
3)微软:Chakra(查克拉)、JScript。
4)欧朋:Carakan。
5)Safari :Nitro(原名SquirrelFish)。
WEB标准:网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表现、结构和行为。
html–结构
css–表现
javascript–行为
W3C(蒂姆·伯纳斯-李)对web标准提出规范化的要求。
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编写了一个HTML的文档。
1993****年,HTML+。
**1994年,**蒂姆·伯纳斯-李成立了W3C组织,成为了web标准的制定者。
1995年**,**发表了HTML2.0。
**1997年,**HTML 3.2。
1999年**,**HTML 4.01。
2000年**,**XHTML 1.0。
蒂姆·伯纳斯-李致力于研发XHTML,
W3C闭门造车的作风引起了各大浏览器厂商的不满。于是各大浏览器厂商联合起来成立了WHATWG组织。
XHTML走向困境。蒂姆·伯纳斯-李决定采用HTML5,同时继续研发XHTML。
**2009年,**W3C宣布终止XHTML2.0的研发,专注研究HTML5。
2014年**,**HTML5。
Css简史。****
1994年:CSS1。
1998:CSS2。
1999年——2011年:cs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