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六)
实验项目:
7.3.1练习1 用冒泡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7.3.1练习2 用选择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
7.3.2练习1 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7.3.2练习1思考题 将杨辉三角形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输出;
7.3.2练习2 给定年月日,将其转换成这一年的第几天输出;
7.3.3 编写程序,判断某一字符串是不是"回文数"。
姓名:游山
实验地点:家
实验时间:2020.05.07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
2、了解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
3、学习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基本算法。
4、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方法及其元素的引用方法。
5、掌握C语言提供的对字符串进行处理的基本库函数。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练习:7.3.1练习1 用冒泡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1问题的简单描述:写一个函数, 用冒泡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2实验代码:
/*7.3.1练习1  用冒泡排序法实现
对随机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void sort1(int s[],int n)
{
    int i,j;
    int temp;//定义中间变量 
    for(i=0;i<n-1;i++)//用于排序的外循环for语句 
    for(j=9;j>=i+1;j--)//用于排序的内循环for语句 
    if(s[j]<s[j-1])
    {
       temp=s[j];
       s[j]=s[j-1];
       s[j-1]=temp;
    } /*if条件语句,利用中间变量temp
    完成两个数组元素的交换 */ 
    
}
main()
{
    int i,a[10];
    srand(time(NULL)); //给出随机种子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a[i]=rand()%100; //随机产生10个整数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sort1(a,10); //调用排序函数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for循环语句 
    printf("%d ",a[i]);
    
}
3.问题分析:第一次遇见srand time(NULL)不知道什么意思,有点不理解。rand()之前遇见过,所以一看就懂了,后面的%100意思是一百以内的数。
这个题目主要是拿第一个数跟其他数比较然后排序,然后拿第二个数依次类推,理解了就很好做。当时主要是纠结于srand time(NULL);
2、实验练习:7.3.1练习2 用选择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1问题的简单描述: 写一个函数,用选择排序法实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2实验代码:
/*7.3.1练习2  用选择排序法实现
对随机产生的10个整数按升序排列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sort2(int s[],int n)
{
    int i,j,k;
    int temp;
    for(i=0;i<n-1;i++)//用于排序的外循环for语句
    {
        k=i; //用临时变量k记下最小数的位置 
        for(j=i+1;j<=n-1;j++)//用于排序的内循环for语句
        {
            if(s[j]<s[k])
            k=j; //记下最小数的下标 
        }
        if(k!=i)
        {
             temp=s[k];
             s[k]=s[i];
             s[i]=temp;            
         } /*if条件语句,利用中间变量temp
        完成两个数组元素的交换 */                  
    }
    
}
void main()
{
    int i,a[10];
    srand(time(NULL));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a[i]=rand()%100;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sort2(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printf("%d ",a[i]);
    
}
3.问题分析: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有些变化,主要是用到选择排序法,和上一道题差不多,做的快得多。
3、实验练习:7.3.2练习1 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1问题的简单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行数,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2实验代码:
/*7.3.2练习1  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50][50],i,j,n;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的行数:"); //提示请输入杨辉三角形的行数    
    scanf("%d",&n); //用scanf()函数输入杨辉三角形的行数 
    for(i=1;i<=n;i++) //用循环计算杨辉三角形各个值 
    {
        a[i][i]=1;
        a[i][1]=1;
    }
    for(i=3;i<=n;i++)
    for(j=2;j<=i-1;j++) 
    a[i][j]=a[i-1][j-1]+a[i-1][j];
    for(i=1;i<=n;i++)
    {
        for(j=1;j<=i;j++)
        printf("%-4d",a[i][j]); /*用printf()输出杨辉三角形,并且是左对齐*/ 
        printf("\n");
    }
}
问题分析:输出的杨辉三角形数值之间没有对齐。输出函数 printf ( ) ,采用 %- 4d ,输出宽度为4 的,且左对齐的整型数值。
4、实验练习:7.3.2练习1思考题 将杨辉三角形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输出
1问题的简单描述: 修改程序,将杨辉三角形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输出。
2实验代码:
/*7.3.2练习1思考题  将杨辉三角形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输出*/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50][50],i,j,n;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的行数:");
    scanf("%d",&n);
    for(i=1;i<=n;i++)
    {
        a[i][i]=1;
        a[i][1]=1;
    }
    for(i=3;i<=n;i++)
    {
        for(j=2;j<=i-1;j++) 
        a[i][j]=a[i-1][j-1]+a[i-1][j];
    }
    for(i=1;i<=n;i++)
    {
        for(j=1;j<=n-i;j++) //打印出来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关键 
        printf("  ");
        for(j=1;j<=i;j++)
        printf("%4d",a[i][j]);
        printf("\n");     
    }
}
4.问题分析:写第一个的时候就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思考了很久。首先是a[i][1]确定第一列都是1,然后从第三排开始就是开始相加,最后那个for是输出数组,看起来很复杂,需要细心。
第二个等腰的就是在第一个的基础上,在最后一个for里面加空格就行了。
5、实验练习:7.3.2练习2 给定年月日,将其转换成这一年的第几天输出
1问题的简单描述:给定年某月某日,将其转换成这一年的第几天并输出。
2实验代码:
/*7.3.2练习2  给定年月日,将其转换成这一年的第几天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day_tab[2][13]={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
int day_year(int y,int m,int d) //统计天数函数的头部 
{
    int i,j,s=0;
    if(y%4==0&&y%100!=0||y%400==0)//判断该年是否是闰年,并将其逻辑值赋给变量i 
        i=1;
    else
        i=0;
    for(j=1;j<m;j++)
    {
        s=s+day_tab[i][j]; //对天数进行累加 
    }    
    s=s+d;
    return s; //返回总的天数 
    
}
main()
{
    int y,m,d;
    printf("Input year_month_day:\n");
    scanf("%d%d%d",&y,&m,&d);
    printf("是这年的第%d天\n",day_year(y,m,d));
}
3.问题分析:写第一个的时候就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思考了很久。首先是a[i][1]确定第一列都是1,然后从第三排开始就是开始相加,最后那个for是输出数组,看起来很复杂,需要细心。
第二个等腰的就是在第一个的基础上,在最后一个for里面加空格就行了。
6、实验练习:7.3.3 编写程序,判断某一字符串是不是"回文数"
1问题的简单描述:编写程序,判断某一字符串是不是"回文数"。(“回文数”是从左至右和从右至左读起来都是一样的字符串)
2实验代码:
/*7.3.3  编写程序,判断某一字符串是不是"回文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40
void main()
{
    char str[N],ch='Y';
    int i;
    int len;
    printf("Input a string:"); //提示信息 
    scanf("%s",str); //用scanf()函数输入一个字符串 
    len=strlen(str); //求字符串的长度 
    for(i=0;i<len/2;i++) //    for循环的头部,终值为len/2 
    if(str[i]!=str[len-1-i])
    {
        ch='N';break; //标志ch设置为‘N’时,退出循环 
    }
    if(ch=='Y') //if语句,当标志ch为‘Y’时 
        printf("%s是一个回文数\n",str);
    else 
        printf("%s不是回文数\n",str); //输出的字符串不是回文数 
    
}
3.问题分析:len/2说明只要比较前面一半就够了,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老师叫我回答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手,其实就是比较第一位和最后一位是否相同,第二与倒数第二等比较而已;比较完之后ch就被赋值为‘N’然后用if判断即可。
三、实验小结(剖析个人得失)
本次实验题量不多,但是越是学到后面,每道题也更复杂,运用了更多编写方式,代码也更长,流程图也很复杂,自己之前学的也不是很扎实,加上学数组后就一直没听懂,很多题目其实只要静下来想一想就可以出来,但我就有点钻牛角尖,看得这么复杂就不想想了。以后做题要耐心,不能浮躁,还有定期的去复习前面的知识,别让自己模棱两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