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如闲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
—— 阿兰·德波顿

1.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向你推荐这本书,因为这实在是一本闲书中的闲书。书有千万本,并不是每一本都要拿来读上一读,就像这世上有千万个地方,我们所到过的却终究只有有限的那么几个。读一本书,就像遇到一个美女或者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缘分。
  我这么个说法,很像一个讨人厌的媒婆,可是我很想继续写下去,因为她的身影总在我心里晃动,好像一直在对我说,“推荐我!推荐我……”。

2.

      我曾参加过一些“量产”的旅行。也就是,被塞进旅行社的大巴里,由导游指挥着,去到人头攒动的旅游胜地,踩着修葺得整整齐齐的台阶爬爬山,或者躺在破旧的沙滩椅上看看海和美女。这种时候,总还是愉快的吧。至少,可以暂时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可以暂时远离那日复一日的沉闷和无聊,还有那挥之不去的平庸和无力的感觉。
      可是有些时候,我不明白人类为什么喜欢旅行。杭州的人去到广州,广州的人去到杭州,大家都挤在火车上,称呼别人为过客。难道人们都喜欢去到别人居住的地方吗?就像我们都渴望着摆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自己。我们从旅行中得到了什么?除了那几百兆变换着不同背景却有着一模一样呆滞表情的照片,我们是否还能回忆起一些感动的瞬间?
      然而我还是每天期待着去旅行。我总是期待着能遇到什么不同寻常的、有趣的事情。生活越平淡,这种渴望就越强烈。这种时候,可以去看场电影或者跟朋友们聊聊天。或者,如果手边正好有一本不同寻常的、有趣的书,也是一种幸福。

3.

      王建硕在书评里写道,“很多人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喜欢旅游,读了一半发现这原来是以一本讲艺术的书。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介绍的是如何快乐的生活”。的确,很难说得清这是本讲什么的书。或者,就像作者所说的,“这个是随笔……”。它不是旅行指南,也没有系统地探讨艺术;它不会教你获得商业成功的秘诀,也没有自诩为解救心灵的救世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一本看过之后就会烟消云散的书。它就像一个博学睿智、让人如沐春风的充满着艺术气质的老朋友。它就在那里,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不由得希望自己也能拥有那能看到美的眼睛,能够感动的心,还有那能把美和感动画出来的手、写出来的笔……

4.

      已经写了这么多,关于读这本书有什么用还一点也没写出来,对此,我有些慌张。我很想对你说:
      这本书介绍了大量艺术家的故事和作品,即使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至少也是不错的谈资;
      作者对于旅行、艺术和生活的洞见让人折服;
      最可贵的是,作者真正做到了“用闲话家常的亲切方式讨论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像这样一本大谈旅行和艺术的书,不但没有让人觉得艰涩、乏味,反而会越读越觉得兴味盎然;一本旁征博引,将近一半篇幅都在介绍艺术家的故事和作品的书,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是在卖弄或是赚稿费,反而越来越感到亲切,这实在需要很高的技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学习;
      ……
      可是现在我不想写这些了。为什么一定要做有用的事呢?我们已经做了太多有用的事,不是么?我们每天硬着头皮去上班,有多少困难和委屈也忍耐下来,是为了能在这都市里供一个方盒子。为了达到现代社会的成功人士的标准——金钱、权利、名气、头衔——我们做了太多违背本性的事,渐渐变得麻木。可是,不敢想象没有这些的生活,也无法摆脱别人眼中的自己。但是,至少偶尔做一点没用的事吧。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偶然路过一个公交车站。有些破旧的站牌下站着5、6个等车的人,他们凝望着我身后的方向,愁容满面,眼神中透着焦急和一丝怨怒,久久地凝望,目不转睛,怨怒的眼神似乎在控诉已经迟到了5分钟的公交车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就在他们身旁,伫立着一颗粗壮的槐树,那么自在,树叶随着微风轻轻摇动。我突然好羡慕那棵树。也许不该这么做,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活得还不如一棵树。我觉得自己真该好好跟这棵树学习一番,并且暗下决心,下次等公交的时候也要好好留意一下身边的树。

      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发现雨下大了。看了下时间,20:40,天已经黑了。在沈阳,过了这个时间公交车就会变少,一般都得等10~20分钟。地面上汪着水,到处湿漉漉的,等车的人缩在公交站那窄窄的雨棚下,一脸的落寞和烦躁。被风打散的小水珠吹在脸上和身上,说不出的难受。公交连个影子也没有。就在这时,我无意间抬头向上望,看见那漫天的雨滴被路灯一晃,那感觉真是——好漂亮!忽然,我一下子从一个饥肠辘辘、被大雨阻在路上的倒霉的小职员变成了一个欣赏着美景的游客,即使小水珠仍然不停地吹在脸上也不觉得难受了。

      一些美丽的地方,我们到过,却不能抓住它们,慢慢的,在记忆里模糊了。平凡生活里的小事时常让人苦闷,但那些永远印在我们记忆中的,竟然往往是这些最不可能触动我们的小事。只要换个视角,即使是在自家的卧室里也可以旅行一番,发现以前未曾注意过的美和感动。“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大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本身”,我想这也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吧。

5.

  对了,这本书最好从后往前读

——————慷慨就义的分割线——————

第一次做书托,推荐的却不是技术书籍,十分惭愧,手里有砖头的尽管扔吧(目标:自己头顶上方3公尺)。要是还觉得不过瘾的话,请猛击这里狂踩

posted on 2009-12-14 08:42  1-2-3  阅读(2458)  评论(1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