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总结-文艺复兴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homework/10863
这个作业的目标

事后诸葛亮

作业正文 如下
其他参考文献  https://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11/20/2256310.html

 

一.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商品交换和商品求购功能不够完善,可以在主页分别做个专区显示出来,功能也得分请,太过模糊,显得多此一举。

定义不够清楚,没有描述清楚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

2.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商品发布,收藏,购买,交换,求购都已经实现,不过商品求购和交换还有瑕疵,应该能够完成交易。原计划的购物车功能没有实现。

3. 和上一个阶段相比,团队软件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么? 在什么地方有提高,具体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没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明白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从准备到开发的过程是从用例图,顺序图,类图,E-R图,原型设计做出软件需求说明书,验收说明书,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后续的开发会更加的清晰高效。

4.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慢慢学会了web的制作,页面的布局、后台与数据库的连接等等。以前觉得很遥不可及的事情,在自己手中一点点成型,逐步深入,解决问题。虽然这个开发过程对于我们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每当我攻克一个问题后,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巩固了原来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学到了更多其他的知识。

二.计划

1.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学期开始后老师已经在慢慢一步步带着我们去提出设想和做出用例图和类图,产品说明书等等,一步步计划实现。

2、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让意见产生分歧的人轮流发言,然后团员共同商讨选出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案。

3、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原计划工作全部完成。

4、 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有,刚开始画类图的人和建立数据库的人是独立分开完成的,编辑文档的人和参与项目的人不能分开,不能只是编辑文档。否则对项目不熟悉,编辑出来的东西也不够准确。

5、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有明确的交付件,在编写过程中有调整。

6、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没有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

意外主要时来自考试。

7、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没有,因为计划时不了解缓冲区的概念。

8、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学习缓冲区的概念,在计划中留下缓冲区。

9、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多利用bookstrap来进行布局,简洁好看又方便。

三.资源

1、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没有,团队资源比较匮乏。

2、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首先确定我们的任务相对应的难度值,再根据任务难度和任务类型分配给每个人,最后确定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以及资源。 精度大致相同。

3、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人力、软硬件资源不足。
文案的编辑还是很重要的,燃尽图也低估了难度。

4、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没有,自己来反而更有效率。

5、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任务分配明确,避免两级分化。

四.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每天都会开会,有什么问题和通知也会及时转发到群里讨论,

2、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通过开会讨论共同商议决定的。

3、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是否得到清晰的定义?

在需求报告里的性能、界面需求等模块中有比较清晰的定义。

4、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没碰到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提前制定好变更应急计划,应对突发情况。

五.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设计工作是在做项目需求分析的时候完成的,主要由姚亚鹏设计,成员也会参与讨论。

2、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找技术更加成熟的同学或者朋友帮忙。

3、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团队运用了单元测试、UML等工具帮助实现。
有效。单元测试有效地帮助测试了每个类的debug,uml帮助我们理清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类图变化比较大,做设计时忽略了一些部分。
不需要更新uml文档。

4、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前后端交互功能产生的bug最多,逻辑比较复杂。

5、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代码复审由审查者评审代码的格式、风格、命名是否符合规范。
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6、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我们学到了如何用测试工具辅助设计和辅助工具的使用。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多应用自动化工具进行代码的测试和复审。

六.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有。

2、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3、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jprofile工具。

4、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软件的效能还只是靠大家在测试的时候分辨,没有做专门的评估。

5、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没有

6、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我们学到了代码测试的重要性。
花更多时间在学习测试上。

七.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

1、 团队的每个角色是如何确定的,是不是人尽其才?

团队的角色是根据团队成员各自选择喜欢或熟悉的方向确定的。
基本上做到人尽其才。

2、 团队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么?

3、 当出现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问题时,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

开会讨论,一起协商解决。

4、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我们学到了团队氛围对开发的重要性。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会积极鼓励大家,更加做到人尽其才。

八.总结

1、 你觉得团队目前的状态属于 CMM/CMMI 中的哪个档次?

我认为团队处于CMMI一级,执行级的档次。大部分同学没有太多开发经验,很多开发上的问题还是第一次接触,还是只能奔着实现项目需求出发。

2、 你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萌芽/磨合/规范/创造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萌芽阶段。

3、你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相较于之前的,都有的很多进步,对于技术方面也学了很多。

4、 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我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前端和后端之间协作同步的问题。

5、 对照敏捷开发的原则, 你觉得你们小组做得最好的是哪几个原则? 请列出具体的事例。

不论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的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我们每天都会开一次会议,来交流我们当天的进度,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省,然后相应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在每次会议的时候,如果大家的进度落后太多,就会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进度落后,并对我们接下来需要做出什么调整做好规划。

九.照片

 

十.各组员对于最终项目成果的贡献度

 

组员 最终项目成果贡献度
姚亚鹏 30%
周崇景 18%
常世豪 14%
沙红发 10%
周浩哲 10%
阳旭成 10%
徐煜 8%
posted @ 2020-07-06 13:36    阅读(1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