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为何要用多线程 多线程指的是,在一个进程中开启多个线程,简单的讲:如果多个任务共用一块地址空间,那么必须在一个进程内开启多个线程。详细的讲分为4点: 1. 多线程共享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 2. 线程比进程更轻量级,线程比进程更容易创建可撤销,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线程比创建一个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9 15:53 轩愿玄 阅读(13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并发与并行 无论是并行还是并发,在用户看来都是'同时'运行的,不管是进程还是线程,都只是一个任务而已,真是干活的是cpu,cpu来做这些任务,而一个cpu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一 并发:是伪并行,即看起来是同时运行。单个cpu+多道技术就可以实现并发,(并行也属于并发) 二 并行:同时运行,只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9 15:51 轩愿玄 阅读(13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必备的理论基础: 一 什么是进程 进程:正在进行的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任务。而负责执行任务则是cpu。 举例(单核+多道,实现多个进程的并发执行): egon在一个时间段内有很多任务要做:python备课的任务,写书的任务,交女朋友的任务,王者荣耀上分的任务, 但egon同一时刻只能做一个任务(cpu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9 15:44 轩愿玄 阅读(16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创建类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使用class关键字 方式二(就是手动模拟class创建类的过程):将创建类的步骤拆分开,手动去创建 准备工作: 创建类主要分为三部分 1 类名 2 类的父类 3 类体 步骤一(先处理类体->名称空间):类体定义的名字都会存放于类的名称空间中(一个局部的名称空间),我们可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9 15:36 轩愿玄 阅读(17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什么是反射 反射的概念是由Smith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省)。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引发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应用反射性的研究。它首先被程序语言的设计领域所采用,并在Lisp和面向对象方面取得了成绩。 2 python面向对象中的反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9 15:28 轩愿玄 阅读(13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