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外邪致病
春季多风、夏季多暑热、长夏多湿(梅雨季节)、秋季多燥、冬季多寒
一、风邪
风是春季的主气,大风、汗出受风、体虚受风导致发病。
特点:流动性、吹袭性、走窜性、开泄性,六淫中最常见的因素,侵袭人体多影响肌表和上半身,皮肤、胸背及头部
疾患多于风邪有关。
疾病特点:1、发病迅速,变幻多样,发无定处。如风疹,起病快,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2、游走性关节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
3、皮肤瘙痒,痒无定处,遇到风吹则更加厉害
4、汗腺分泌亢进,出汗怕风
5、脉象浮
二、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气,气候寒冷、气温骤降或者夏季贪凉取冷致病,多见于素体阳气不足,对寒冷刺激抵抗力较差者
特点:寒主收引,寒性凝滞
疾病特点:1、疼痛
2、畏寒无汗,手足厥冷
3、肢体拘挛、少腹拘急,身体蜷卧
三、暑邪
暑是夏季的主气,夏至到立秋之前,调节能力弱的老人和儿童易发。
疾病特点:1、汗腺闭塞,散热不足,出现高热无汗、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症状
2、汗出过多,机体脱水,出现汗出如洗、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不省
人事,脉数无力或虚大
贪凉喜冷,如宿于露天、多食冷饮、汗出后洗冷水澡或吹空调等,导致寒邪入侵,造成头痛恶寒,胃脘冷痛,大便溏泻,纳食不香,腕闷恶心等,是寒邪引起,阴暑。
四、湿邪
湿是长夏(梅雨季节)的主气,多见于江南,涉水淋雨久居潮湿之地,气候潮湿,冒受雾露可致湿邪为病
疾病特点:1、沉重重浊,胀满痞闷。胸闷、呼吸不畅,沉重疼痛;侵犯头部,会出现头部沉重,有毛巾包裹或有重
物压着头部以及头目困重不爽等症状;侵犯四肢,会出现周身酸重乏力等症状;侵犯关节,肿胀疼痛
等症状,侵犯肌肤,水肿,挑破后渗出液体;侵犯肠胃,大便稀溏,甚至水泻;侵犯心胸,胸部痞闷
胀满不适等症状;
2、秽浊不清,黏腻不爽。面部看上去不清爽,就像粘有污垢,但又擦洗不掉;白带增多,气味腥臭;痰
白而黏,滞于喉部不易咳出;舌苔厚腻等
3、病程缠绵难愈
五、燥邪
燥是秋的主气。温燥和凉燥。
口鼻干燥,咽干喉燥,皮肤干涩,皲裂疼痛,毛发枯而不泽,大便干结不通,舌苔干而不润,目精干涩或痰中带血。
六、火(热)邪
疾病往往有发热和机能亢进特征。
1、发热表现为发热恶寒和只热不寒两种类型。
发热恶寒:体温升高但又怕冷,散热功能障碍,大多数感染病早期常会出现这种表现,中医认为是热邪和风邪一起侵
犯人体肌表所引起
只热不寒:体温升高没有怕冷感觉,人体产热过多的结果,常见于人体新陈代谢亢进性疾病或是感染性疾病的中后期
等
2、机能亢进:临床常表现症状:心烦失眠、心动过速、多食易饥,急躁易怒、尿频尿急、狂躁妄动、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脖子僵硬,角弓反张、皮肤发斑、各种出血、痈肿疮×等
疫疠
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和一定地域和气候因素有关
3、发病急,病情多重
4、流行区域内发病症状多较相似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