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学习总结
本周的 Python 和工程数学学习,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在学习过程中既收获了新的知识,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Python 学习进入了面向对象编程的阶段,这是一个全新且重要的编程范式。类和对象的概念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类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抽象描述,而对象则是类的具体实例。通过定义类,我学会了封装数据和方法,将相关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个类中,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例如,我定义了一个Student类,包含学生的姓名、年龄、成绩等属性,以及获取成绩、修改成绩等方法。通过创建Student类的实例,能够方便地对每个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操作。在学习继承和多态时,我深刻体会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强大之处。继承允许一个类从另一个类中获取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复用;多态则使得不同的类对象可以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在实践中,我创建了Undergraduate类和Graduate类继承自Student类,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重写了相关方法,实现了不同的功能。
工程数学本周主要学习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内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矩阵分析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求解矩阵的特征方程,可以得到矩阵的特征值,再将特征值代入齐次线性方程组,能够求出对应的特征向量。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行列式的计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是一个综合运用和巩固。然而,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较为抽象,在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场景时遇到了困难。例如,在学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很难将数学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我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用于图像的压缩和特征提取,这让我对它们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本周的学习中,我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在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中,对于类的初始化方法__init__的参数传递和使用有时会出现混淆,导致对象的属性初始化错误。在工程数学方面,对于一些复杂矩阵的特征值计算,由于计算量较大,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对 Python 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加强了工程数学计算的准确性训练。
本周的学习让我对 Python 和工程数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