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日本语初级(0)入门单元

入门单元

一、日语的发音

1.五十音图

あ段 い段 う段 え段 お段
あ行 あ ア
a
い イ
i
う ウ
u
え エ
e
お オ
o
か行 か カ
ka
き キ
ki
く ク
ku
け ケ
ke
こ コ
ko
きゃ キャ
kya
きゅ キュ
kyu
きょ キョ
kyo
さ行 さ サ
sa
し シ
shi
す ス
su
せ セ
se
そ ソ
so
しゃ シャ
sha
しゅ シュ
shu
しょ ショ
sho
た行 た タ
ta
ち チ
chi
つ ツ
tsu
て テ
te
と ト
to
ちゃ チャ
cha
ちゅ チュ
chu
ちょ チョ
cho
な行 な ナ
na
に ニ
ni
ぬ ヌ
nu
ね ネ
ne
の ノ
no
にゃ ニャ
nya
にゅ ニュ
nyu
にょ ニョ
nyo
は行 は ハ
ha
ひ ヒ
hi
ふ フ
fu
へ ヘ
he
ほ ホ
ho
ひゃ ヒャ
hya
ひゅ ヒュ
hyu
ひょ ヒョ
hyo
ま行 ま マ
ma
み ミ
mi
む ム
mu
め メ
me
も モ
mo
みゃ ミャ
mya
みゅ ミュ
myu
みょ ミョ
myo
や行 や ヤ
ya
ゆ ユ
yu
よ ヨ
yo
ら行 ら ラ
ra
り リ
ri
る ル
ru
れ レ
re
ろ ロ
ro
りゃ リャ
rya
りゅ リヤ
ryu
りょ リョ
ryo
わ行 わ ワ
wa
を ヲ
o
ん ン
n
が行 が ガ
ga
ぎ ギ
gi
ぐ ギ
gu
げ グ
ge
ご ゴ
go
きゃ ギャ
gya
きゅ ギュ
gyu
きょ ギョ
gyo
ざ行 ざ ザ
za
じ ジ
ji
ず ズ
zu
ぜ ゼ
ze
ぞ ゾ
zo
しゃ シャ
ja
しゅ シュ
ju
しょ ショ
jo
だ行 だ ダ
da
ぢ ヂ
ji
づ ヅ
zu
で デ
de
ど ド
do
ば行 ば バ
ba
び ビ
bi
ぶ ブ
bu
べ ベ
be
ぼ ボ
bo
びゃ ビャ
bya
びゅ ビュ
bya
びょ ビョ
bya
ぱ行 ぱ パ
pa
ぴ ピ
pi
ぷ プ
pu
ぺ ペ
pe
ぽ ポ
po
ぴゃ ピャ
pya
ぴゅ ピュ
pyu
ぴょ ピョ
pyo

2.元音

(1)单元音
  “a(あ)”、“i(い)”、“u(う)”、“e(え)”、“o(お)”。日语自然发声时,唇形变化比汉语小,而且发音时口型和声调的高低始终不变。

  • a(あ):日语的“あ”上下开口比汉语小,发音时舌头的位置稍靠后。
  • i(い):口形上下张开程度与汉语基本相同,但左右开得小。发音时注意口形整体不要太紧张。
  • u(う):发音与汉语的“u”有很大不同。发日语“う”时,嘴唇几乎是平的,不向前突出。轻咬合住上下齿,稍张开嘴唇发“u”。
  • e(え):与汉语“ei”的前半部分或“ie”的后半部分相似。日语的“え”比汉语“ie”的“e”开口大。
  • o(お):嘴上下张来,嘴唇略呈圆形。舌头的位置比汉语“o”稍靠后些,口形略紧张。

(2)元音的连续
  长短,轻重基本相同

(3)元音的清化

  • 5个元音中“い”、“う”容易出现清化,其他则较少。
  • 夹在“k(か行)”、“s(さ行)”、“t(た行)”、“h(は行)”、“p(ぱ行)”的中间元音,或者是含有这些行辅音的音节出现在句尾时,其最后的元音容易发生清化现象。

3.辅音

(1)清音
  k(か行)  s(さ行)  t(た行)  n(な行)  h(は行)
  m(ま行)  y(や行)  r(ら行)  w(わ行)  p(ぱ行)

  • “か”行辅音的发音与汉语“k” “g”相似,出现在词头时,发音与“k”相近,气流较强,而出现在词中时,则与“g”相近,不呼出强气流。
  • “さ”行的“さsa” “せse” “そso”的辅音与汉语“s”的发音相近。“し”与汉语“xi”相当。“す”与汉语的“思si”音相近,但嘴唇要放松一些。
  • “た”行的“たta” “てte” “とto”的辅音与汉语“t” “d”的发音相当。出现在词头时,与“t”相近,出现在词中时,与“d”相近。基于同样的道理,“ち”出现在词头和词中时,分别相当于汉语的“qi” “ji”,“つ”出现在词头和词中时,分别相当于汉语的“ci” “zi”。
  • “な”行和“ま”行辅音的发音与汉语“n” “m”的发音基本相同。
  • “は”行辅音的发音不像汉语“h”那样呼出较强的气流。日语中没有汉语的“f”音,所以发“ふ”时不要咬嘴唇。发音时先做发日语“u”的口形,不发生而呼出气流,用嘴唇发出摩擦音,然后再发元音“u”。发“ひ”的口形与元音“い”相同,发音时舌头中部接近上颚,使气流从狭窄的缝隙发出摩擦音后接着发元音“i”。
  • “ら”行辅音的发音与汉语“l”相近,但舌位稍靠后,舌尖轻弹上颚后迅速离开。
  • “ぱ”行辅音的发音与汉语“p” “b” 的发音基本相同,虽然在日本中称为“半浊音”,但发音本身属清音。
  • “や”行和“わ”行的辅音近似元音,所以又叫“半辅音”。
  • “” “” “”分别与汉语的“ya” “iu” “you”相近,但前面的“i”音较弱。
  • “わ”的发音与汉语“wa”相近,只是嘴唇呈圆形的时间比汉语要短得多,之后马上张开嘴。不要长时间使嘴唇呈圆形。

(2)浊音
  g(が行)  z(ざ行)  d(だ行)  b(ば行)

  • “”行、“”行、“”行、“”行、辅音的口形和舌位与“”行、“”行、“”行、“”行辅音的口形和舌位一样。发浊音时,声带开始震动的时间比发清音早。

4.拗音

  拗音是辅音“k” “s” “t” “n” “h” “m” “r” “p” “g” “z” “b”加半辅音“y”和元音“a” “u” “o”形成的,“きゃ(kya)” “きゅ(kyu)” “きょ(kyo)”等是用平假名“き” “し” “ち” “に” “ひ” “み” “り” “ぴ” “ぎ” “じ” “び”和小的“ゃ” “ゅ” “ょ”组合起来书写的。注意日语拗音中的“y”发音短而且比较弱。


5.拨音、促音和长音

  不单独发音的拨音(用“ん”表示),促音(用小“っ”表示)和长音(用“ぁ” “ぃ” “ぅ” “ぇ” “ぉ”表示)。

(1)拨音
  日语音节末出现“ん”称为拨音。它的发音根据后面的音节有所变化,与汉语的“m” “n” “ng”相当。但对日本人来说它是同一个音,听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发音时,要注意“”的强度和长度与前后的音相同。

(2)促音
  日语中有一个实际上听不见声音的音节,叫做促音。他只发生在“か” “さ” “た” “ぱ”行之前。发音要领是前面的音发完后,口型做好发下一个音的准备,等一会再发下一个音。
  促音后面是“か” “た” “ぱ”行时与“さ”行时的发音方法不同。促音位于行前时,堵住全部气流然后再放开,使气流急冲而出。位于“さ”行前时,则几乎不停止发音而发出辅音“s”。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必须保持一点儿顿挫。否则,词语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

(3)长音
  日语普通话中,元音的长度有两种。长元音的长度大致为短元音的两倍。


6.外来词专用音节

ツァ tsa ファ fa
ウィ wi ティ ti フィ fi ディ di
トゥ tu ドゥ du デュ dyu
ウェ we シェ she チェ che ツェ tse フェ fe ヅェ je
ウォ wo ツォ tso フォ fo


二、日语的文字与书写方法

1.日语的文字

   平假名:日语发音,用于表现具有语法功能的词
   片假名:外来词、拟声词、拟态词、和一部分动、植物的名称
   汉字:实物的名称或动作
   罗马字:多用于招牌或广告
  一般文章中是混合书写。传统的书写方法采用竖写方式。

  “は”和“へ”作为助词使用时,“は”读作“wa”,“へ”读作“e”。


2.假名的笔顺


3.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由来


4.日语汉字


5.长音的书写方法

  “あ”段、“い”段、“う”段:平假名“あ” “い” “う”跟在各段音节之后。
  “え”段:后续平假名“い”,读作“え”。
  “お”段:后续平假名“う”,读作“お”。有部分词例外,后续平假名“お”。
  片假名的所有长音用长音符号“ー”来表示。


6.标点符号

 。
 ,、
 .
 「」
 『』
 ()
 ? !



三、声调和语调

1.声调

(1)日语的声调与汉语的声调
(2)声调的类型
 单词的第一个音节和第二个音节的高音一定不同。第一个音节低,则第二个就高,第一个音节高,则第二个就低。
 第一个单词的声调中,或没有下降,或只有一处下降。
【1】平板型:第一个音节低,后面的都高。
【2】头高型:第一个音节高,后面的都低。
【3】中高型:第一个音节低,第二个以后的某个音节降下来。
【4】尾高型:第一个音节低,然后一直高到最后,在后续助词的地方降下来。
 无论音节多少都要在后续助词的地方降下来。


2.语调

(1)短语和陈述句的语调
 日语中无论是短语还是陈述句都有开始高,往后则整体高音逐渐降低的影响。
(2)疑问句的句尾语调
 疑问句的句尾读升调。



四、需要注意的发音

posted @ 2020-04-27 09:53  云-荒  阅读(10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