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 – 观察者模式

概述

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 – 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目标对象(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将观察者对象叫做订阅者,将目标对象叫做发布者)。发布者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通知所有的订阅者,使得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察者模式的使用场合就是:当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它对象,并且它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需要改变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使用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的中心思想就是促进松散耦合,一为时间上的解耦,二为对象之间的解耦。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而不是依赖于具体,从而使得各自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另一边的变化。

实现

 

 

应用

假如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商城网站,网站里有header头部、nav导航、消息列表、购物车等模块。这几个模块的渲染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先用ajax异步请求获取用户的登录信息。

至于ajax请求什么时候能成功返回用户信息,这点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知道除了header头部、nav导航、消息列表、购物车之外,将来还有哪些模块需要使用这些用户信息。如果它们和用户信息模块产生了强耦合,比如下面这样的形式:

现在登录模块是由你负责编写的,但我们还必须了解header模块里设置头像的方法叫setAvatar、购物车模块里刷新的方法叫refresh,这种耦合性会使程序变得僵硬,header模块不能随意再改变setAvatar的方法名。这是针对具体实现编程的典型例子,针对具体实现编程是不被赞同的。

等到有一天,项目中又新增了一个收货地址管理的模块,这个模块是由另一个同事所写的,此时他就必须找到你,让你登录之后刷新一下收货地址列表。于是你又翻开你3个月前写的登录模块,在最后部分加上这行代码:

我们就会越来越疲于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业务要求,不停地重构这些代码。

用观察者模式重写之后,对用户信息感兴趣的业务模块将自行订阅登录成功的消息事件。当登录成功时,登录模块只需要发布登录成功的消息,而业务方接受到消息之后,就会开始进行各自的业务处理,登录模块并不关心业务方究竟要做什么,也不想去了解它们的内部细节。改善后的代码如下:

如上所述,我们随时可以把setAvatar的方法名改成setTouxiang。如果有一天在登录完成之后,又增加一个刷新收货地址列表的行为,那么只要在收货地址模块里加上监听消息的方法即可,而这可以让开发该模块的同事自己完成,你作为登录模块的开发者,永远不用再关心这些行为了。代码如下:

 

优缺点

优点

  1. 支持简单的广播通信,自动通知所有已经订阅过的对象;
  2. 页面载入后发布者很容易与订阅者存在一种动态关联,增加了灵活性;
  3. 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的抽象耦合关系能够单独扩展以及重用。

缺点

  1. 创建订阅者本身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内存,而且当你订阅一个消息后,也许此消息最后都未发生,但这个订阅者会始终存在于内存中;
  2. 虽然可以弱化对象之间的联系,但如果过度使用的话,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必要联系也将被深埋在背后,会导致程序难以跟踪维护和理解。

参考

posted @ 2016-09-06 14:15  true、火  阅读(22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