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d、MongoDB、Redis和tokyotyrant

MongoDB实际上是一个简化版的MySQL,Mongodb的接口实际上就是类似给SQL做个封装而已。Mongodb只能支持简单的单一查询 语句,不能join,不能子查询。实际性能MySQL和Mongodb差不多,MySQL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性能不太好,MongoDB会好很多。

Redis读写性能都非常强悍,但是存储数据的容量受限于内存容量。支持Lists类型和Sets类型的数据,2.0增加了更多数据类型。相当于是一个支持持久存储的memcache。

tokyotyrant也是是一个高性能的存储引擎,性能非常出色,每秒可以处理4-5万次读写操作。TT不是内存映射的模式,主要是文件系统存储为主。吃内存少一些。TC除了支持Key-Value存储之外,还支持保存Hashtable数据类型,表结构TokyoTyrantTable,支持列,表,字段,索引,支持query查询。


 

memcached:设定最大内存占用,最久不使用自动过期,高读写性能,适合最缓存。

 

redis:拥有memcached的优点,储存数据支持list,适合做队列。是否可以替代memcached我还在考虑。

 

mongodb:模式自由,容易搭建分布式群集,适合做储存。

 

MongoDB

添加到服务:mongod.exe --dbpath d:\mongodb\work\db -- logpath d:\mongodb\work\log\log.log --install

启动服务监听:mongod.exe --dbpath d:\mongodb\work\db -- logpath d:\mongodb\work\log\log.log

测试:mongo.exe命令,之后进行操作

注:dppath和logpath必须存在,默认端口为27017

 

编译redis

启动src / redis - server

客户端连接:src / redis - cli,连接成功后可进行操作

停止服务:src / redis - cli shutdown

以配置文件启动:src / redis - server redis.conf


posted @ 2011-11-25 14:52  s80895304  阅读(239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