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jo 提供了一些数组处理方法,看看都有什么。 1、元素定位 dojo.indexOf(array,value) dojo.lastIndexOf(array,value) 功能:返回 value 在 array 中的位置,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1 下面是例子: dojo.indexOf(["a", "b", "c","a", "b", "c"], "c")
|
dojo.lastIndexOf(["a", "b", "c","a", "b", "c"], "c")
2、枚举
dojo.forEach(array,callback)
或者
array.forEach(callback)
返回值:无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 array 中的每一个元素
例子,枚举出我的博客里最近发表的文章








3、枚举并返回数组
dojo.map(array,callback)
或者
array.map(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 array 中的每一个元素,并存进另外一个 array 中
返回值:返回处理后的得到的 array
例子:现有一个数组 [200, 300, 1500, 4500],将它每个元素增加10%












4、条件过滤
dojo.filter(arr,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 array 中的每一个元素,将符合条件的元素存进返回数组中,并返回
返回值:数组
例子,把下面数组中 price 大于 30 的元素找出来
[ {price:10,name:"苹果"}, {price:20,name:"肉"}, {price:30,name:"油"}, {price:40,name:"汽车"}, {price:70,name:"杭州"}]


















5、至少有一个
dojo.some(array,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 array 中的每一个元素,如果存在一个以上符合条件的元素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例子:[10, 20, 30, 90]是否有大于50的元素








6、全部都
dojo.every(array,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 array 中的每一个元素,所有元素都符合条件才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例子:把上面例子中的 some 改成 every ,结果就不一样了








版权声明:本博客文章如非特别注明,均为原创,作者保留所有权利!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左洸和出处博客园
所属分类的其他文章:
//==========================================